运动障碍学3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障碍学3分析

分型 前3型为未破裂型 约占椎间盘突出 的87%,后3型为 破裂型,前4型主 张非手术治疗。 * 定义: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是一种非对称性、非炎症性、无全身性征象的疾病,也称退行性关节病、骨性关节病或增生性关节炎。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 * 流行病学资料 40 岁以上OA的发病率为10%~20% 65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30%存在X线异常,并且其中有接近40%存在症状 发病超过10年以上的关节炎患者,工作上残障的比率高达25%至50% * 病因及分类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不可探知发病原因,多发于50岁后,女性多于男性。老年性组织变性再加积累劳损是起病因素。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可发于任何年龄。 主要原因:①关节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②创伤,如关节内骨折;③关节面后天性不平整,如骨缺血性坏死;④关节畸形引起的关节面对合不良;⑤关节不稳定,如韧带、关节囊松弛等;⑥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皮质激素。 * 比较 1、骨关节炎:退行性变、不明或多因素作用 2、风湿热关节炎(风湿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性疾病 4、痛风性关节炎: 嘌呤代谢紊乱、 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 5、其它关节病:股骨头坏死、牛皮癣病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 (HLA-B27人血白细胞相容抗原) * 临床表现:症状 (1)疼痛 (2)关节僵硬(晨僵):患者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min,且只限于受累关节,这点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 (3)功能障碍:表现为关节无力,关节活动受限,还可出现关节膨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有关节活动时响声。 * 临床表现:体征 (1)关节压痛:多数出现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沿关节线有压痛,当伴有滑膜炎时关节压痛更为明显。 (2)关节肿大:由于关节积液、关节骨性突起等导致。 (3)关节畸形:骨关节炎患者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骨赘形成会引起骨性突起和关节的肥大变形,进行性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可导致关节畸形、关节半脱位和脱位。 (4)关节活动摩擦感:由于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表面不平或者关节内碎屑导致。显著的关节活动摩擦感具有诊断学意义,同时伴有关节摩擦音。 * 膝关节OA:患者女、55岁,双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4年。 * 膝关节OA:X线平片 * 定义 异位骨化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具有骨化性质的组织中的骨形成 发生于 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病,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 机制 不明,关节周环境改变,骨异常表达 发生组织 肌、肌腱、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 发生部位 髋膝肩肘大关节周 * 男性,35,颈椎外伤截瘫半年,无明确家族病史。无其他特殊 * 外伤昏迷伴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 *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外层:纤维膜 内层:滑 膜 关节囊 分层: 关节腔 关节运动障碍 * 地点 组织 原因 疗法 挛缩 关节囊外 皮肤性 结缔组织性 肌源性 神经源性 关节性 烧、烫伤后 皮下组织、韧带、肌腱、腱膜等的瘢痕 固定、制动、废用性萎缩肌肉瘢痕,缺血性坏死,外伤 痉挛性,弛缓性 反射性 滑膜、关节囊、韧带的炎症和外伤 牵张 持续牵张,理疗 牵张 持续牵张 保持放松 持续牵张 冷热疗法 矫形器 强直 关节囊内 纤维性 骨性 持续制动、关节结核 外伤、炎症、全身疾病,持续制动 关节运动障碍 * 关节松弛 原因: 1.外伤性 2.炎症性 3.神经性 4.先天性 5.相邻关节代偿性 * 膝过伸原因: 内翻足尖痉挛, 股四头肌肌力减弱 痉挛性瘫痪 腘绳肌肌力减弱 对侧髋膝关节屈曲痉挛 膝关节囊及韧带松弛 * * * *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图11-33)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锁骨下动脉从胸锁关节后方斜向外至颈根部,呈弓状经胸膜顶前方,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缘延续为腋动脉。上肢出血时,可于锁骨中点上方的锁骨上窝处向后下将该动脉压向第1肋进行止血。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①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在前斜角肌内侧起始,向上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支分布于脑和脊髓(详见中枢神经系统)。② 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在椎动脉起点的相对侧发出,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其较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