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讲义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 历史 )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2. 20世纪20年代,列宁反复告诫全党,不要“装腔作势”,“妄自尊大”,“应该抛弃浮夸心理”,“脱掉华丽的共产主义外衣”,要老老实实地学习经商,向普通店员、资本家、商人学习经济管理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据此可以推知列宁当时(  ) A.认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B.放弃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 C.认为共产主义难以实现???????D.希望推迟向社会主义过渡 3.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苏联的这一做法(  )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4.捷克前总统哈维尔曾说:“整个工业部门生产着人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而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却十分匮乏。……我们的前政权,以其狂妄自大和偏狭的意识形态,将人缩减成一种生产力和相当于一个生产工具。”在此,他抨击的是(  )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化大生产? ?B.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C.政府掌控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经济体制 5.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6.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80 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这种情况体现出苏联(  ) A.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B.新经济制度初现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D.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7.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涨”危机 8.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材料表明(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9.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 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渴望能够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10.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以上做法(  ) 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11.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表明(  )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人才 C.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D.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倾销市场 12.《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