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万源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万源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体现了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丞相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任免官员的权力由皇帝掌握,故C项错误;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属于表象,没有反映实质问题,故D项错误。 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纷纷“采用罗马法”,说明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故选C项。罗马法无法规范资本主义社会秩序,A项说法错误;B、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3.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答案】A【解析】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道,从美洲带回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到欧洲种植,缓解了饥荒的威胁,密切了欧洲与美洲经济联系,但不能彻底解决饥荒问题。带回农作物不能直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不能完全证实地圆学说。故选A项。 4.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不享有决策大权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可知,明代内阁不同于之前的宰相,故A、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可知,皇帝对内阁的“票拟”都要重新审视。说明内阁只是辅助皇帝,最终决策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故C项错误,B项正确。?5.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王祯在此强调的是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材料信息“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体现了土地肥沃程度、土壤性质不同,安排的种植作物应不同,说明应该因地制宜的安排农事,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节气的信息,故B项错误;耕作技术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但不是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6.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据此可推知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中只是为了平衡南北差距,进行的分卷,不能体现科举制度陷入困境,故A项错误;八股取士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可知科举中南方超过北方人数很多,背后反映了经济实力的差距在扩大,故C项正确;分卷是由于南北差距,并不是加强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很牵强,故D项错误。 7.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表,为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人均产量中国(1950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12-4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12-3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18世纪中期12-5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15-1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15-3a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15-2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15-3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初15-4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16-1b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一轮复习题库(通史版):专题十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16-2b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