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的产生背景及利用现状
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的产生背景及利用现状 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的产生背景及利用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在贸易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社会对中药的需求急速增长,传统中药的发展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野生中药材的逐渐减少,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药材的生产与采收发生矛盾,从而推动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的出现[1],相关中药新药材及新药用部位即应运而生。
1中药新药材和新用药部位的产生背景
新药用部位出现的原因由于资源稀缺,以同种植物的不同药用部替代原用药部位的部分功效是新药用部位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如人参、西洋参、三七均以根入药,现在都发展到用茎、叶和花入药,杜仲以树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皮入药,现在杜仲叶也可以入药;其次为了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新药用部位出现的重要原因,如刺五加原来以根及根茎入药,后又增加了茎入药;独一味最早以根入药,后又经历了全草入药-地上部分入药的变化。再次,随着科技发展,同种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出现新的功效是也新药用部位出现的主要原因,如银杏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但随着科技进步,又发现银杏叶具有活血化瘀,化浊降脂的功效,见表1、表2。
中药新药材出现的原因
以替代性为主要目的出现的中药新药材目前,以替代性为主要目的出现的中药新药材,动物药走在前面,以人工干预为特色,因为地理分布的局限性、竞争能力的弱质性、天然更新的缓慢性、生境变化的无限性及掠夺性的开发使用,许多动物药都濒临灭绝,麝香、虎骨、牛黄等传统动物药都出现了人工培育或人工合成的新的替代品,见表3。
由于新疗效、新应用的发现出现的中药新药材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现相关药物的新应用,从而推动新品种中药的出现,如红豆杉,喜树果均因为相关抗癌新功效的发现而成为中药新药材,见表4。
近缘药材混用出现的中药新药材由于资源紧缺或是近缘植物较为类似,难以区分,虽然相关法规没有收载,但在市场却大量流通甚至成为主流商品的中药新药材,见表5。
药典单列或增加来源出现的中药新药材由于药典内容的调整,使得部分品种单列,或是来源项下新增相关品种,形成中药新药材,如禹州漏芦、粉葛、山银花、关黄柏、铁皮石斛、淫羊藿、紫花前胡等分别从漏芦、葛根、金银花、黄柏、石斛、巫山淫羊藿、前胡中单列出来;还有如肉苁蓉,2016年版药典新增管花肉苁蓉作为其来源。
药典新增而出现的中药新药材这一部分的中药大多是传统习惯用药,由地标或是民族药升级为药典品种。其中,《中国药典》1995年版增加了8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增加了10种,《中国药典》XX年版增加了26种,《中国药典》2016年版增加了62种,《中国药典》2016年版增加了3种[19]。
2中药新药材和新用药部位的利用现状
理论上,中药资源要形成一个保护-利用-再保护-再利用发展的良性循环。贯彻保护与发展、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做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走的是保护-在保护中利用-乱用-越保护越濒危-资源萎缩的模式,对于濒危保护动植物资源,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规与条例,加大执法力度,例如穿山甲还在大规模流通;还有的则是以资源稍丰的野生中药去替代珍稀濒危程度更高的中药,这样长久下去,也会造成新的濒危物种,例如重楼属,兰科的相关药材。又如红豆杉,红豆杉的发展经过了艰辛的历程,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红豆杉资源都遭到了毁灭性的开采,为了保护红豆杉资源,1995年9月27日云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公布,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列入保护名录。1999年红豆杉属所有种均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21]。
在这种条件下,利用种子繁殖和扦插两种方式大批量的培育红豆杉苗木成了合理利用红豆杉资源的可行之路,现阶段云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的人工育苗多以扦插繁殖育苗为主,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快速繁殖技术。例如曼地亚红豆杉栽培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政府首次引种曼地亚红豆杉是1996年从加拿大引进,种植于四川省的北川县和洪雅县,在该2个县引种成功后,在其他省市县均有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并且曼地亚红豆杉则高达%~%,是其他品种的4~10倍;天然红豆杉的紫杉醇主要分布在树皮中,而曼地亚红豆杉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叶含量在%以上,根系部分可达%,最高达%[22-23]。红豆杉自古以来仅仅作为民间草药在应用,而对其记载也十分零散,《中药大辞典》血榧条曰: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治食积,驱蛔虫。《东北药用植物志》: 叶为通经及利尿药,《吉林中草药》:通经利尿,治肾脏病、糖尿病[24-25]。红豆杉属植物最主要的抗肿瘤成分紫杉醇,其作用机制目前认为有3种:微管解聚稳定机制;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倾向及健康引导.doc
- 中学生物教学走出低谷的有效举措—看综合理科的实施.doc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doc
- 中学科研工作实效性探析.doc
-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究.doc
- 中学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反思.doc
-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doc
- 中学生期末评语精彩总汇.doc
- 中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doc
- 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和防范措施.doc
- 2025年电商平台本地生活服务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行业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智能教育平台对学生数字素养影响研究:以初中生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实践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评价与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小学阶段的实践与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成式AI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戏曲传承中的戏曲教育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建模竞赛辅导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金融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前景》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医药商业供应链优化项目在2025年成本控制中的可行性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