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述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I卷(36分)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叔隗(wěi)???迤俪(yǐ lǐ )?央浼(měi)?? 蚱蜢(zhà měng) ? B、流憩(qì)???崤(xiáo)山? 睇眄(dì miǎn) 簪笏(zān hù) ? C、岑(cén)寂?? 下乘(chéng)?拱券(juàn)?? 瑰(guī)怪 ? D、脖颈(gěng)? 夏革(jí)?? 联袂(mèi)? 镇筸(gà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人杰地灵?甲烷?碧溪咀?渎职 B、腾蛟起凤?昏聩?万应碇 坍缩 C、梓泽丘墟?俗滥 辐射波?珙桐 D、佩玉鸣鸾?汇萃?笑咪咪? 杀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的著作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也是在______历史,重新审视、反思历史。 ? ②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__ __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 ? ③清政府_____恐外,进而媚外,丧权辱国,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 A.拷问?? 趋向?? 由? ? B. 考问?? 取向?? 由于 ?? C.拷问?? 取向?? 由?? D. 考问?? 趋向?? 由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考试都不能参加,真是自食其果。 B.这款挂衣钩的设计,异想天开,它外形像钢琴一样,还可以自动伸缩,非常时尚漂亮。 ?? C.听着抗震救灾英雄的报告,在座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 D.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的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集荣耀与毁誉于一身的何祚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带着疑问和好奇,笔者来到中关村的一个小区的高知楼里拜访了他。 ?? B.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造成成千上万宝宝肾结石的最重要的元凶。 ?? C.金鸡鞋油系列产品包括:金鸡膏体鞋油、金鸡液体鞋油、金鸡高级鞋蜡、金鸡皮革护理剂及金鸡地板蜡。 ?? D.我说不清是惊是恐、是悔是恨,道不明是思是念、是痴是迷,心中万千情绪,理不清是何滋味。只知道,我想念你,无时无刻不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百泉轩 建筑是很有趣的。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读《红楼梦》:“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精美绝伦。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历史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氅蓬,从来没有脱去,文化的力度显现出来,大气之中透着平实。重叠的飞檐,即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成排的门窗,雕镂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心漫步。百泉轩建筑艺术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然在歌唱。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没有人知道溪泉带着什么妙旨来到这里,有时候轩里的人似乎明白,大多数时候是不清楚的。而人又带来什么使命驻扎在轩中,溪泉有时候明白,但大多数时候同样不清楚。所以千年以来,无论是溪泉跟人,还是人跟溪泉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懂难懂的关系。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朦胧状态。 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朦胧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恬噪、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那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澈。文化人从经过修葺的书窗下抬起头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在历史的另一些时候,文化人已远离这里,短暂的生命已经终结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