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极用世的一面.docVIP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极用世的一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极用世的一面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极用世的一面 内容 提要:长期以来,学界对“永嘉四灵”诗歌消极避世的一面多有论述,而他们积极用世的一面常被忽视,有失公允。“永嘉四灵”有的诗作直面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时代 精神;有的表现了他们体察民间疾苦、关注百姓命运的情怀;有的抒发了他们盼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志向;还有些诗歌流露他们热爱生活的心境。对上述这些方面,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关键词:永嘉四灵?? 诗歌?? 积极用世?? 评价? 论文联盟编辑。 南宋后期诗坛,在永嘉学派钜子叶适的扶持下,“永嘉四灵”占有一席之地, 影响 深远。所谓“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四位诗人。明代学者徐学聚的《两浙名贤录》说,自乾道、淳熙以来,道学盛行,诗坛冷落,永嘉诗人潘柽创制晚唐体,“而师秀与徐玑、翁卷、徐照绎寻遗绪,日锻月炼,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永嘉四灵”应运而生。? 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有《芳兰轩集》,诗259首。徐玑,字文渊,号灵渊,有《二薇亭集》,诗164首。翁卷,字灵舒,有《苇碧轩集》,诗138首。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有《清苑斋集》,诗141首。四人生活遭遇相似,创作主张一致,旨趣相投,诗风相近;字号中均含“灵”字,又都是永嘉人,故称“永嘉四灵”。其中赵师秀是宋太祖八世孙,南渡时徙永嘉。“四灵诗,赵紫芝为冠”。①? 南宋光宗、宁宗朝,边事稍息,统治集团苟安现状,士大夫歌舞升平,恢复中原的慷慨激昂之声渐渐消退。这种时代氛围,加上诗人的人生际遇,思想情致的制约,“四灵”诗歌多为流连光景、吟咏田园、应酬唱和以及抒写羁旅情思之作。在审美观念上,反对道学,主张复出贾岛、姚合的“晚唐体”,以矫江西诗派之弊。风格精致纤巧,清淡简远,精雕细镂,超凡脱俗,缺乏雄浑阔大的气象。《四库提要》指出:“‘四灵’之诗,虽镂心鉥肾,刻意雕琢,而取径太狭,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病。”这一批评大致不错。翁卷的“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惟合卧山林”,徐照的“爱闲却道无官好,住僻如嫌有客多”,徐玑的“门开春郭静,桥度野池深”,赵师秀的“泊然安贱贫;心夷语自秀”等等,都体现了“四灵”诗某些方面的独特品格。? 对“永嘉四灵”一部分诗歌游离现实的消极一面,学界历来已有充分的论述。但是考察“四灵”的全部作品,并把 问题 提到一定的 历史 范围来思考,我们便可以发现,“四灵”诗歌还有积极用世的另一面,正如陶渊明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又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另一面一样。“四灵”对 社会 现实并不缺少关注,对人生也不消极沉沦,他们自己内心的忧伤和痛苦,也折射出对社会黑暗、腐败的不满。这“另一面”,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有的论者认为,“四灵”诗歌“不过有如寒蝉哀鸣,唱的只是凄清幽咽的调子”,是“粉饰生活的幌子”②;另有人认为,“他们对于南宋中叶以后 政治 上的低气压好像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③;还有人认为,他们“最好的诗都是清寒幽深的,散发出淡淡的禅气,透出狭窄的心理,却很少有尘世的悲欢,人间的现实……”④诸如此类的论断,都夸大了“四灵”诗歌的消极成分,而完全无视其中的积极成分,缺乏 科学 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显然有失公允。对“四灵”诗歌,很有重新认识,评价的必要。? 读全部的“四灵”诗歌,我们认为,其积极用世的一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直面时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精神? 宋孝宗隆兴和议以后,宋金之间维持了几十年相安无事的局面,统治集团在加紧压抑主战派的同时,沉湎于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之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就是对京都官员的辛辣讽刺。“四灵”中的翁卷终身布衣,其余三人也仅仅当过地方小官。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对国家、民族潜在的危机,并非置身局外,而是心中藏之,无日忘之,情动于衷而发之为诗。? 赵师秀有诗《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 人生若形役,不定如车辕。况各异乡井,忽此同酒尊。此尊岂易同?意乃有数存。……有客何多髯,吐气邻芳荪。慷慨念时事,所惜智者昏。砭疗匪无术,讳疾何由论!北望徒太息,归欤寻故园。哆然黄冠师,笑请子勿喧。东南守太乙,此宿福所屯。吾子且饮酒,酒冷为子温。⑤? 赵氏是皇室后裔,因中原沦陷,从汴京避居永嘉,同百姓一样经受过颠沛流离之苦,今日好不容易与友人相聚,虽是面对山翠花艳,仍不禁感慨万端。诗为所送友人“多髯客”朱几仲而作。据《福建通志》,朱几仲,福建人,开禧元年进士,曾北上沦陷区河南巩县拜谒宋陵,表达对赵宋王朝的忠诚。他感念时事,痛惜决策者的昏庸和讳疾忌医,不听爱国人士的正确意见。诗人极力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北望

文档评论(0)

yezhi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