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机电知识
第一节 井下供电
1. 矿井供电系统。
1.1 供电要求:
(1)
标准电压 平均电压 用途 6000V 6300V 高压电动机及供电电压 3000V 3460V 部分矿井采区电气设备 1140V 1200V 综采工作面成套电气设备 660V 690V 低压动力用电电压 380V 400V 低压动力用电电压 127V 133V 照明、信号、电话 36V ---- 电气设备的控制回路 直流205V、550V ---- 架线电机车
1.4 矿井供电系统:
(1)深井供电系统。
(2)浅井供电系统。
1.5 采区供电系统:矿井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矿井供电系统中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区供电系统由采区变电所、供电线路和采掘工作面的电气设备组成。
(1)采区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
(2)掘金工作面的供电。
1.6 《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供电系统有关规定:
(1))”。
(3)本质安全型型电气设备,标志为“i”。
(4)正压型电气设备,标志为“p”。
(5)充油型型电气设备,标志为“o”。
(6)充砂型电气设备,标志为“q”。
(7)浇封型电气设备,标志为“m”。
(8)无火花型电气设备,标志为“n”。
(9)气密型电气设备,标志为“h”。
(10)特殊型电气设备,标志为“s”。
1.3 防爆标志:由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类别、级别、组别和防爆电器设备的总标志“Ex”构成。
2. 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
2.1 隔爆型电气设备要求隔爆外壳具有隔爆型和耐爆性。
(1)隔爆型:就是要求外壳各部件的接合面符合一定的要求,使壳内发生爆炸时,向外传出的火焰或灼热的 物质不会引起壳外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
(2)耐爆性:指隔爆外壳的机械强度。
2.2 增安型电气设备。
2.3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4 防爆电气设备的失爆:指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和隔爆型。
3.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及完好标准。
3.1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1)紧固件。
(2)连锁装置。
(3)对电缆的连接要求。
(4)对接地装置的要求。
3.2 对矿用电气设备外壳的要求。
前节回顾:上一节学习了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标志和防爆原理,同时要掌握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及完好标准。
本节导入:这一节主要学习:
1.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2. 了解杂散电流的产生及危害。
3. 明确人体触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第四节 矿井安全用电
1. 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包括《煤矿安全规定》的有关规定;安全用电作业制度。
1.1 《煤矿安全规定》的有关规定: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时应遵守的规定。
(3)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1.2 安全用电作业制度:
(1)停、送电制度。
(2)井下用电“十不准”制度。
(3)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制度。
2. 杂散电流的产生及危害。
2.1 杂散电流的产生:任何不按指定通路流动的电流叫杂散电流。在煤矿井下通常将直流牵引网路的直流漏电电流叫做杂散电流。它是以泄漏形式 的出现,因此也叫泄漏电流。
2.2 杂散电流的危害:
(1)井下杂散电流会对巷道中的金属管道和铠装电缆金属外皮造成腐蚀,缩短金属管道和铠装电缆的使用寿命。
(2)矿井杂散电流可能引起电雷管的先期爆炸,造成对人员的安全的威胁。
(3)杂散电流流经的途径还会产生电火花,有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可能。
2.3 杂散电流的防治:
(1)架空线必须有不少于两道的绝缘。
(2)减少轨道的接缝电阻。
(3)增大轨道与大地的接触电阻。
(4)设置轨道绝缘点。
(5)缩短供电半径,增设变流所。
(6)矿井使用的铠装电缆要吊挂在巷道壁侧的吊架上,要定期涂防腐绝缘漆,金属管道要设有木垫或选择适当位置吊挂。
3. 人体触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当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都会引起人身触电事故。一般情况下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大致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触电电流通过人身,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神经受到损伤和破坏,多数情况下可能将人致死,所以是最危险的。
电伤:指在强电流瞬时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或强大的电弧烧伤人体,造成人体外部器官破坏。
通过人体的交流电在20mA以下,直流电在50mA以下,对人体的伤害较轻,当交流电超过50mA时,人体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就有生命危险。因此,煤矿井下取人身触电电流的安全极限为30mA。
防止触电的措施:
(1)严格遵守电气作业的安全规定,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不得带电作业、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不采用约时停、送电方式。加强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
(2)防止人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