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杨兴英.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 第十七章 宋、辽、夏、金 第一节 宋的建立与统一 第二节 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三节 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第四节 北宋前中期的社会危机及其改革 第五节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节 金的兴起与北宋的灭亡 第一节 宋的建立与统一 一、陈桥兵变与宋的建立 二、北宋的局部统一 一、陈桥兵变与宋的建立 (一)陈桥兵变 1、赵匡胤早年在周太祖郭威的帐下,后跟随周世宗(柴荣),在攻北汉、南唐中有功,当上了后周的进军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同时担任归德军节度使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等在军队中掌握实权。 2、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周世宗儿子柴宗训继位,仅7岁,即周恭帝,主少国疑。 3、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经过精心设计,假称辽和北汉发兵南下,宰相范质不明真相,于是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史称陈桥驿兵变。 960年正月初四,赵匡胤回师开封,迫使恭帝禅位,赵匡胤正式做皇帝。赵匡胤的归德军节度使的治所在宋州,建国号为“宋”,元年为建隆,都城仍然在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二、北宋的局部统一  北宋建立后第四年,开始了统一事业。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  (一)963年,北宋出兵灭掉荆南(南平)。当时荆南在十国中实力最弱小,宋军占江陵,荆南国君高继冲降,宋得3州之地。接着又出兵湖南,得州60,县214。然后又陆续灭掉后蜀和南汉。  (二)975年,灭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得州、军21,县108。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刘继元投降,得州、军11,县41,灭掉了“十国”中的最后一国。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局部的统一。  因为在北宋之外,有比宋版图还要大的辽朝,以及党项、吐蕃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北宋的统一不能与汉唐的统一同日而语。 第二节 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太祖、太宗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君弱臣强,不利于中央的统治和巩固,因此,相继采取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把地方的全力收归中央   二、中央各种权力的集中 一、把地方的全力收归中央 1、削弱州郡长官的行政权  (1)州郡长官一律由文臣出任。  (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3)在各州府设 “通判” 牵制地方官,加强 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2、削弱地方的财政权 964年,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除本县的“应在” 外,其余税收由通判送往京师。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除地方开支外,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把财政权收归中央。 3、削弱地方的兵权 969年,解除节度使王彦超、郭从仪等的兵权。使他们无兵权,只有官名,不到地方赴任,留京师,“赐第以居之 ”。   4、地方司法权收归中   各路设提点刑狱司掌管司法、刑狱,并规定凡死 刑,需报央,由刑部复核执行。有时皇帝还派官员到地方处理案件。 二、中央各种权力的集中 (一)分割宰相的兵权 (二)分散宰相的行政权 (三)发展隋唐的科举制 (一)分割宰相的兵权  1、军权集中 (1)杯酒释兵权  ①宋太祖最但心高级威胁他的皇权,设法削夺分散在各将领手中的兵。  ②961年,宋太祖在筵席上以优厚的经济待遇和应许将领们的田宅传给子孙,暗示将领们放弃权力,去享乐生活,这样才能“君臣之间无所猜疑”。  ③帮助他夺取政权的禁军高级将领们,如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等,都称病自请辞去军职。 (2)改革军制  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去殿前都点检等职。  ①设“三司”(殿前司、侍卫马侍卫、侍卫步侍卫), 三司的长官由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担任将领,只有统兵权。  ②而枢密院掌握调兵权,但无领兵权。  ③实行“更戍法”,形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 。 (二)分散宰相的行政权  ①宋太祖在建国之初,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职,与宰相共同议政。  ②把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定为常设机构 ,枢密院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     全国的军事  枢密院  宰相            二府     全国行政   政事堂 (宋以前)  (宋) 三司: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户籍、财赋和专卖),三司的长官三司使,三司使(又称“计相”)分散宰相的财政大权。 (三)发展隋唐的科举制  严格考试程序,(殿试)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庶族知识分子参政。  1、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通过科举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