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电影 第一节 进入有声片时代 ——— 电影真正成为视听艺术 一、 1927年10月6日,华纳的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上映,标志有声电影诞生 其实,19世纪声音传播工具已经出现,默片时期电影艺术家们一直有着声画同步的观念。 《爵士歌手》并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但广受欢迎,使华纳起死回生,使得所有制片厂两年内改拍有声片。 美国观众从1927年的6000万猛增到1929年的11000万。无声片时代宣告结束。 二、声音最初进入电影,曾造成 电影技术、艺术和商业上的混乱 —— —— 默片拍摄方法不适应有声片,笨重摄影机移动的噪音,影响同期录音;而隔音玻璃屋又限制了摄影机移动。 —— 默片剪辑的视觉节奏被破坏。 —— 剧作为适应声音,突出了对话。默片明星因发声障碍被淘汰。 百老汇戏剧演员乘虚而入。 —— 传统戏剧美学观念随着声音再一次侵入电影,对白泛滥和百分百音乐片的出现,形成了电影美学的倒退。 三、电影理论界的不同态度—— 1,电影是视觉艺术,声音破坏了一门独立艺术的完整性。 2,视觉为主,声音为辅。 3,对白,会使得电影导向戏剧,使可见的动作瘫痪。 4,录音仅仅是“复制”,不是创作。 5,声画应作非同步处理,如“声画对位”等。 6,强调声音的空间感,如空间声音、声音透视、距离幻觉等。 7,全面欢迎声音的出现。 四、声音作为电影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革命 1,从媒介形式来说,声音使得电影艺术形式更加完整,成为视听艺术。 2,从受众角度讲,声音作用于听觉这种感官模式,使得观众不再面对单向、平面的视觉空间,身临其境,置身于一个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之中。 3,从电影制作来说,由于声音具有延续性,原来的电影剪辑和节奏发生了某些变化。 如歌舞片《雨中曲》人物运动节奏、影像节奏和音乐节奏融为一体。 剪辑方面,音乐的出现,使不同空间的画面得以任意连接,产生新的含义。同时,“无对话场面”也获得新的戏剧效果,如恐怖片或惊险片的无声处理,可增强神秘紧张气氛。 4,声音的出现,丰富了电影语言,发展了电影类型。 音乐片、歌舞片是声音出现后发展起来的。动画片、惊险片、恐怖片如虎添翼。 通常的故事片,也借助来自具体形象或幻觉形象的声音(语音、语调),形成情绪声音、环境声音,来营造空间氛围,塑造人物性格。如《公民凯恩》。 总之,声音出现后,虽然一度视觉形象为声音所控制,重蹈文学和戏剧的老路,出现美学上的倒退; 但总体来说,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美学形式上的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上的突破,特别是电影声画关系上一系列新的艺术探索。 有声电影一度使得投资商和经营者们踌躇不前,因为他们要增加设备更新、影院改造等新投资。但当发现有声片可以谋取更大利润,他们便更加确信电影是一种完美的工业化娱乐商品了。 第二节 制片厂制度 —电影作为工业 好莱坞(名词解释) 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位于美国太平洋西海岸,洛杉矶附近,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再加上一年时间内阳光都十分充足,因此很适合拍摄外景。也因为这个原因,在美国电影早期的几年中,很多制片厂都将外景地设在好莱坞。 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 ,不少大的电影公司也陆续搬迁到这里,从而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美国制片、发行基地。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原是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为逃避东部电影专利公司控制的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来到此地拍片,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由于格里菲斯、卓别林等电影大师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也由于华尔街大财团的插手,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 资本雄厚,产量巨大,使美国电影在30、40年代在世界电影市场获得了霸主地位。此后迄今,好莱坞便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海斯法典(名词解释) 20世纪30年代初,出于对好莱坞电影和电影明星所产生的负面社会作用的担忧,也为了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好莱坞声誉,一个“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的立法与执法机构被组织起来。这个机构由清教徒、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领导。 1931年,海斯与耶稣会神父埃尔·劳德草拟了《伦理法典》,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海斯法典”。 “法典”严格规定了电影不准表现床上戏、残废等12大类的内容,起着限制低级、色情影片的作用。海斯也被人们看作“电影界沙皇”。 但事实上,海斯法典与制片厂制度一起,把类型电影变成了颂扬美国生活方式、为美国政治服务的工具。 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海斯法典事实上被完全突破。 一、麦克·塞纳特 —麦克·塞纳特,制片厂制度的创始人。 1912年,在赌场老板支持下,创立启斯东制片厂。 — 专门的编剧部门:出主意者、剧本会议、噱头部。 — 演员班子固定,根据外形和演技归入类型模式, 如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