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伏暑
伏 暑 一、概述 (一)伏暑的涵义: 内涵 外延: (二)伏暑的特点 1、必为时令之邪引发,起病急,初发即见表证而类似感冒。 2、继则邪留少阳气分而寒热如疟;阻滞肠道则大便溏垢不爽,胸腹灼热不除。 3、病势缠绵,病情较严重。 (三)病名沿革 1、《素问·生气通天论》“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为暑邪伏藏发病的最早记载。 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出“丈夫妇人伏暑,发热作渴,呕吐恶心,黄连一味为丸。”,所称伏暑,乃指病因,而非病名。 3、明·李梴《医学入门》(1575)确立了伏暑病名。谓,如云:“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 4、明·王肯堂《证治准绳》(1602年)给予伏暑最简明的涵义,即“暑邪久伏而发者,名曰伏暑。” 5、清代温病学家对伏暑作了较系统论述。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和发病——夏月感受暑热病邪,伏藏体内,为秋冬时令之邪引发。 (二)病理 1、邪伏气分、营分随体质因素而异: (1)阳虚湿盛——暑邪夹湿郁阻气分 邵新甫说:“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 (2)阴虚火旺——暑邪伏于营血 邵新甫说:“阴虚火旺者,邪归营分为多”。 2、暑湿发于气分,多见暑湿郁阻少阳、暑湿积滞搏结肠腑的病变。 3、暑热发于营血分,邪热炽盛,而有瘀热搏结闭塞心包、迫血妄行等病变。 4、后期可见肾气亏损而固摄失司的病变。 5、初起必由时令之邪引发。 伏暑病机示意图 三、诊断要点 (一)发病季节——深秋、冬季 (二)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病情较重,里热证突出。 2、初起类似感冒,继则邪阻气分而寒热似疟;大便溏垢,胸腹灼热不除。邪发营分则见高热,心烦,斑疹,舌绛等。 (三)类病鉴别 1、与秋燥、风温: 2、与暑温: 3、与感冒: 4、与湿温:(见下页) 4、与湿温: 四、辨证论治 (一)辨析要点 1、辨别伏邪性质: 2、辨别邪发部位: 邪发于气分--邪阻少阳和邪阻肠道为多。 邪发营血分--导致多脏器损害,着重辨别瘀热搏结,窍闭神昏,气脱厥逆。 3、辨别脏腑气血阴阳病变: 4、辨别外邪性质: (二)治疗原则 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的按语中说:“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泄;过清则肢冷、呕恶;过燥唇齿燥裂。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 1、初发——表里双解,重在清泄里热 气分兼表证——解表清暑化湿 营分兼表证——解表凉营解毒 2、邪在气分——分解暑湿: 邪在少阳——清泄少阳,分消暑湿 邪阻肠道——导滞通便,清暑化湿 3、邪发营血——凉营(血)、化瘀、开窍、固脱等 (三)分型证治 1、初发证治 (1)卫气同病 [症状]发热,恶风寒,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 气分暑湿内伏: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 外邪引发的表证: [基本病机]暑湿内蕴,表邪外束 [治疗及方药] 清暑化湿解表。 寒邪束表—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 风热郁表—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温病条辨》) (2)卫营同病 暑热内舍营分:心烦不寐,口干不甚渴饮,舌赤或红绛,少苔,脉细数。 外邪束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脉浮。 [治疗]透邪解表,清营泄热。 寒邪束表—加减葳蕤汤 风热郁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温病条辨》) 2、邪在气分证治 (1)郁阻少阳 [症状]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辨证要点] 胆经热炽: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脉弦数 暑湿内郁:脘痞,呕恶,苔黄腻 [基本病机]热郁少阳,湿浊不降。 [治疗及方药]清泄少阳,兼化痰湿 方选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 青蒿、黄芩——清泄少阳胆热而疏利枢机 半夏、陈皮 枳壳、竹茹 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 (2)暑湿夹滞,郁阻肠道 [症状]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 暑湿积滞搏结胃肠:便溏不爽,色黄如酱,呕恶 气分暑湿郁阻:发热,苔黄腻,脉濡数 [基本病机]暑湿郁蒸气分,肠腑暑热积滞搏结。 [治疗及方药]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枳实导滞汤 (3)热结津伤 [症状及辨证要点] 热盛:壮热不退,心烦躁扰,舌红,苔黄,脉数 津伤:小便短少不利,无汗,口渴欲饮冷,舌干,苔黄,脉细 [基本病机]热结津伤之小便不利 [治疗及方药] 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版) GB 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小学课程表word模板可编辑a4纸打印.docx VIP
- 栽培小能手.ppt VIP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14.2+血管与心脏+第2课时(教学课件)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MSDSFORsilicondioxide白碳黑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docx VIP
- 药剂学(第9版)ER 9-1 第九章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课件).pptx VIP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