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家重点
伤寒学派明以前诸家王熙,王叔和,魏晋,山东。 《脉经》1.对伤寒论的贡献:整理伤寒论,继承。研究伤寒论,汗、吐、下、温、灸、刺、水、火。2.对脉学的贡献:编纂脉经,现存最早发展寸口脉法,首次提出三部脉分候脏腑。研究脉理,总结24种脉象脉证相合,脉象所主;判断预后;危重病症败脉怪脉。成无己,宋、金,山东。 《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1.首注伤寒论,第一家2.以经释论 《注解伤寒论》3.以经解方 《药方论》 七方(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制方之体):宣、补、通、泄、轻、重、涩、滑、燥、湿。4辩证明理 《伤寒明理论》 详细辨别症状的不同,如发热、潮热、寒热之别。朱肱,朱翼中,无求子,大隐翁,朱奉议,宋,浙江。 《南阳活人书(无求子伤寒百问、类证活人书)》1.以经络解释六经,第一个提出六经病即是经络病变,明确三阴三阳就是足六经。2.脉证合参以诊病 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 八里:迟、缓、微、涩、沉、浮、濡、弱。3.重视表里阴阳证。4.论伤寒突出治法,汗、吐、下、温、凉。5.注意辨病与辩证,因名识病,因病识证,明确先辨病后辩证的诊疗顺序。6.补伤寒论之不足,增加方数以及妇女妊娠产后伤寒治法。许叔微,北宋、南宋。 《伤寒百证歌》 《伤寒发微论》 《伤寒九十论》 《类证普济本事方》1.以八纲辩治伤寒,尤为重视阴阳二纲,亦不忽视六经辩证。2.释桂麻青龙三方,风伤卫为桂枝汤证,寒伤荣为麻黄汤证,荣卫俱病为青龙汤证(方有执,喻昌)。3.论病与正邪的关系,真气(正气)盛衰决定疾病治疗与转归。明以后各流派错简重订派方有执,方行中,九龙山人,明,安徽。 《伤寒论条辨》1.首创伤寒论错简重订论,削、改、移、调。2.主张太阳病风寒中伤营卫说, 感邪(风、寒)不同,病位(营、卫)不同,发病方式不同,可见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 发病方式不同,其传变,转归,变证,坏证各不相同; 三者同属太阳病,故病理基础相同,即营卫不和。喻昌,喻嘉言,西昌老人,明、清,江西。 《尚论篇》 《医门法律》 《寓意草》1.纲目论, 三纲鼎立说, 冬月伤寒为四时外感病的大纲; 太阳经证为伤寒六经的大纲; 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伤营卫为太阳经的大纲。 温病纲目论,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型;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型; 冬伤于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时发病型。 (提出以人体阴液有无多寡作为温病预后的判断依据,以及瘟疫三焦辨治)2.秋燥论, 提出,内经“秋伤于湿”应为秋伤于燥; 病理,将“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归于燥之伤肺者; 治疗,清润肺气、保护胃气,清燥救肺汤。3.大气论, 一种能在人体中发挥主宰作用的物质,主持人体一切生命活动和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过程; 大气即胸中阳气,胸中大气实指主宰生机、统帅诸气的基本动力;4.逆流挽舟法, 逆流挽舟,提邪出表; 主治夏秋热暑湿三气互结而成之下痢,邪气内陷,阳气下陷; 意在逆流中挽内陷之邪气,在逆流中挽下陷之阳气,用活人败毒散。清初医学三大家:喻昌、张璐、吴谦。辨证论治派柯琴,柯韵伯,柯似峰,清,浙江。 《伤寒论注》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三者合称《伤寒来苏集》1.以方类证,编次伤寒2.倡导以六经之界面代六经之线性的六经地面说,“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温病学派瘟疫学说的形成吴有性,吴又可,明、清,江苏。 《温疫论》1.温疫的病因病机,杂气学说, 杂气:天地间的物质性致病因子,看不见摸不着,四时皆有,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疫气是杂气的一种,因其有甚与他病,为病颇重故又称疬气,所致之病称为疫病,又因其性多温热,故称温疫; 温疫从口鼻传入,其邪伏于膜原,为病先伏而后行,可归纳为九种类型,称为“九传”; 三斑:斑疹、桃花斑、紫云斑;四汗:自汗、盗汗、狂汗、战汗。2.温疫的治疗, 疏利透达:达原饮; 表里分消:达原饮三阳加法,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三消饮:达原饮三阳加法加大黄; 汗法,吐法; 下法,指征:邪热弥漫证,大小便异常,邪伤官窍证,胃气壅塞证,舌脉象; 目的:逐邪,首要目的;逐粪,为治标之法;通塞,为治疫而设; 使用特点:频繁使用,用药持续,药量较大; 扶正养阴,善后调理:创诸养荣汤,如人参养荣汤等。3.温疫与伤寒的鉴别,见P234表格。戴天章,戴麟郊,北山先生,清,江苏。 《广瘟疫论》1.鉴别寒瘟病因病机,风寒温病病邪性质冷而不热,其中人郁而不宣,宜温散。热而不冷,其中人立蒸而腐败,宜凉解。治疗方法汗不厌早,下不厌迟。下不厌早,汗不厌迟。传经变化由表入里,层层渐深,不可越此入彼。从中道而出表入里,后变九传。2.瘟疫辩证心法, 五辨:气、色、舌、神、脉; 五兼:兼寒、兼风、兼暑、兼疟、兼痢; 十夹:夹痰水、夹食、夹郁、夹血、夹脾虚、夹肾虚、夹亡血、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