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有前科者从业禁止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对有前科者从业禁止

浅论对有前科者的从业禁止On the prohibition to be employed of the previous criminal 内容摘要:有前科者再次就业时往往面临重重困难,其原因不单是来自歧视,更来自于国家的职业资格法对有前科者的排斥。我国法律对有前科者的从业禁止有其道理,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国家在规定对有前科者的从业禁止的同时,也应该在有前科者的就业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政策和措施。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要求,对防止有前科者重新犯罪必不可少。 关键词:有前科者 从业禁止 职业资格 Abstract: The previous criminals are usually faced with so many difficulties when they obtain employment again.The reason is not only the discrimination, but also from the rejection of our country`s law. It is reasonable to a certain degree,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The country should adopt some more posi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n the problem of previous criminals` employment when it set the prohibition. This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humanitarianism, but also indispensable to aviod the new crimes. Key Words: previous criminal prohibition to be employe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北京青年报》2005年6月7日有一篇报道《他为刑满释放人员搭建就业平台》,讲了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帮助其他“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潘锐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1999年6月,他承接了一起跨国债务纠纷的案子,要出国去办案。出国之前,朋友们给他饯行,结果大家都喝醉了。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潘锐感觉到自己有点飘,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赶上当天某大学的宿舍楼起火,附近的路都实行了交通管制。潘锐逆行,连撞了两辆“小面”,车都没有停下。最后他的车撞在了交警停在路边的清障车上,才被迫停下。在看守所,警察告诉他,被他撞倒的行人抢救无效而死亡。法院依法判处潘锐有期徒刑3年,同时赔偿被害人的各种损失13万多元。2002年2月,潘锐刑满释放。在朋友的召唤下,他再次来到北京。到京之后,潘锐便开始找工作。北京大大小小的各个季节的招聘会,他无一场落下。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用他。因为他在填个人简历的时候,没有隐瞒入狱的那段经历。好不容易有一家单位看中了他的条件,见他“前科”经历,有点不信,便打电话确认,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杳无音讯。于是他想,像他这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找工作都这样难,那些没有文化又有“前科”的人,又会怎样的艰难?而在狱中那些曾经跟他同舍服刑的“二进宫”甚至“六进宫”的人,与他诉说出狱后的冷遇,此时唤起了他内心的共鸣。而这些人如果找不到工作,无法生存下去,他们将会给社会带来些什么?2004年4月,潘锐在北京市大兴区工商局注册成立了“爱心导航文化交流中心”。中心的帮助对象是:在押和在教的人员;已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有刑事犯罪记录的精神病患者和吸毒人员及其他弱势群体。爱心导航成立一年多来,有文字记录的数字统计:接听热线平均每天达到20次左右,至今约有5000次;帮助有前科记录的70多人;安置就业15人;制止犯罪12起;此外还走进监狱劳教所,对服刑人员开展专题讲座。 但据后续报道,潘锐的中心,由于经费不足,已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个故事引发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前科者和普通人在求职就业权利方面是一样的吗?如果在大街上随机询问路人,估计不少人会回答:曾经犯罪的人在刑罚结束后应当和普通人有一样的、平等的权利。这样的情形不出乎意料,因为不论是人权理念,还是关于罪犯改造政策,都教育人们要善待或者平等对待曾经是罪犯但现在已经不是罪犯的人。但是,如果换一个问题:你愿意和一个曾经犯罪的人在一起工作吗?不用估计也会知道,回答多数是:不。如果再换一个问题,向各部门、单位、企业的负责人或者人事主管提问:你们愿意招聘一个有前科的人吗?回答一定几乎都是:不!而且还会有不少人拿出小本子来向你宣读某部法律的某项条款,以此证明是法律给予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