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9讲报告.ppt

【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9讲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步步高】2017版高考生物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9讲报告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代替。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以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 12.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 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 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 如图Ⅰ(A~D)所示: 解析答案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 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设计 为(装置编号为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代替10%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 图Ⅱ所示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够吸收CO2,弯管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反映出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无法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所以欲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将图Ⅱ装置中的10%NaOH溶液用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代替,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 解析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不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O2。若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装置Ⅱ内因O2不断被消耗导致气体压强降低,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若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装置Ⅱ内产生的CO2被10%NaOH溶液吸收,气体压强不变,液滴不移动,装置Ⅲ内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导致气体压强增大,液滴向右移动;若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分析可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 解析答案 1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成成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实现_____________的氧化,生成____,并能合成大量ATP。 [H](或还原氢) 水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将还原氢氧化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解析答案 (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 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_____尾部组成,其功能 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 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 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含_______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____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疏水 有跨膜H+浓度梯度 膜中磷脂分子的尾部由疏水脂肪链构成,F0~F1颗粒的尾部也应该是疏水的,这样的结构才能保持稳定。 F0~F1 F0 由题干可知,ATP合成酶的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F0颗粒的功能是将H+跨膜运输,将F1颗粒与F0分开,可研究其功能。 解析答案 (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