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中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解中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新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主讲人简介: 王杰,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同时还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委员,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领导决策参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等学术职务。在《哲学研究》、《理论前沿》、《新视野》、《齐鲁学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及图书评论150余篇。出版《荀子注释》(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等著作,主编了《古今中外争鸣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反贪历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等著作。 今天这次课给大家交流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参天大树,任何的外来文化都要汇入我们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人很少能够反思自己的文化,即使有一些反思也不是一种根本性的反思。那么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船坚炮利、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由一个强势的国家一夜之间变成被人任人宰割的羔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批的仁人志士开始思考我们的文化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国家究竟怎么了?那么思考的结果把中国近代被动落后挨打的这个板子就打到了传统文化的身上,打到儒家文化的身上,也打到了孔夫子身上,所以他们承担了中国近代被动落后挨打的总的责任。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就试图以最大的都有各种能力、各种方法来毁灭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一百多年的去中国化,对我们这种民族造成了许许多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造成了数典忘祖的仪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感情,没有知识,无知无为的一代,完全西化的一代。 那么一百多年的去传统化我们的目标达到了吗?没有,让我们现代人和传统之间有了很深很深的隔阂,没有心灵的沟通,所以把传统的东西当成封建的垃圾、保守的东西给抛弃掉了,所以一百多年的反传统,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那么结果呢,我们说孔夫子依然和我们面对着微笑,三国、红楼、西游、唐诗、宋词、元曲,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大餐。所以传统文化在一百多年被否定以后,在当今的时代又有涓涓溪流逐渐回到了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又回涌成了江河湖海,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资源。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好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说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等,但是我们不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切都是好的,因为它毕竟是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血缘关系为母带这么一个农耕国家。它有很多落后的、保守的东西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比如说官本位、小农意识产生创新精神等等,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不问不闻,过去那种对传统的文化像洗澡水和孩子一块抛掉、一块倒掉的那么一种做法这是非常不对的。 那么当今我们都在谈传统文化,谈中国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究竟还有没有作用,它在当今社会究竟还有没有价值?我们说是有的,那么它这个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思想包袱? 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搞市场经济、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思想包袱?也就是说它究竟是动力还是阻力?那么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中国是被动的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那么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然面临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你绕不过传统文化这个问题,那么一百来年,我们这种民族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化关系呢?基本上采取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么A、要么B,你要实现A就必须以否定B作为代价,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双赢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个国家,比如说我们看看韩国,那么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它的现代化程度比我们中国要高得多,但是韩国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它不是在否定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而是在充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肯定,比如说韩国的成均馆大学,这所大学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校训还是仁义礼智,那么每年的2月份和8月份韩国人还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文庙去祭祀孔子,为了传承儒家的伦理,韩国人在大、中、小学都设立了关于儒家伦理方面的课程。那么在韩国还有很多现学书院等等,他们教授孩子的教材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再比如:韩国我们知道200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然后第一所孔子学院就在韩国建立的,2005年的江陵端午祭关于韩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我们中国知道了以后,非常震惊,那么最终的结果是韩国把江陵端午祭祀申报为自己民族的国家,以自己国家申报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我们自己拱手相让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