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复习(终结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史复习(终结版)

一、填空 1.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 郭茂倩《乐府新诗》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 3. 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也。” 4.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 5. 宋·黄伯思《翼骚序》:“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6.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刘祯,应玚 7.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8.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9. 钟嵘 《诗品序》:“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10.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 11.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12. 西晋太康,元康时期,文坛上出现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13 明代徐祯卿《谈艺录》:“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 1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5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豫》优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证,则五言久已。” 16.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名词解释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流。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风雅颂 《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小雅》,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简单的答法: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 即起兴、发端。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 楚辞 又称“楚词”,是以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为代表创造的一种诗体。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造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 乐府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和乐曲的采集。后把乐府采集的民歌也叫做“乐府诗”或“汉乐府”。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