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州资料
《法律捍卫者的曙光——探讨政府在解决民间艺术文化消逝问题上所应有的姿态》
研究内容:
南粤民间艺术文化的现状分析:(以潮州为例)
潮州是我国著名侨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艺术品享誉海内外。然而,在如此华丽的文化背景后,是这一文化发展正面临的窘境。近年来,潮州政府十分重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这项事业,各类民间博物馆已遍布坊间。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文化保护究竟是保护“鱼”还是“渔”?政府打造的景观的文化内涵程度、市场经济的制约、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社会文化投资的减少,民间人才的流失,艺术水平的下降,等等,都是非“渔”的结果。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才能让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关键还是在大众思想、态度的转变。
1990年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2012年9月24日,第四届潮剧节在汕头开幕,潮剧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泥塑是一种捏泥艺术,潮州俗称“土安仔”。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相传南宋末年,始祖吴静山自福建漳浦携眷到大吴定居后,以塑造泥玩具为生,其技艺世人相传,逐渐发展,蔚为大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大吴泥塑进入繁荣发展期,以吴潘强为代表的大吴泥塑艺人相继涌现,捏塑技艺日臻成熟。大吴泥贴塑技术独树一帜,有文身、武景、脸谱等流派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品种丰富多采,色彩鲜艳自然、清新典雅,艺术造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布马舞是一种融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表演者身操布马起舞,模仿跑马形象,列队跑阵,同时配以潮州大锣鼓鼓乐,气势雄伟壮观,经常在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上表演。潮州布马舞有700多年的历史,在饶平县黄冈镇最为流行。1993年和1997年,饶平布马舞队两度应邀赴港表演,被香港新闻媒介誉为“誉满香江的舞蹈奇葩”。
潮州大锣鼓是以击鼓为指导的打击乐和管弦乐合奏表现形式,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具有强烈地方色彩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潮州大锣鼓游行是富有潮州传统特色的节日喜庆活动项目之一,锣鼓队与标旗队结合一起,一路上鼓乐齐鸣,多姿多彩,甚为壮观。意溪大锣鼓有100多年的历史,至清代中后期十分兴盛,是当地民间自娱自乐的主要活动项目。意溪镇每年都有大锣鼓巡游活动。目前,全镇共有乐社3个,大锣鼓队14支,人数1400多人。1957年,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又在长期发展中吸收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戏剧等各种不同民间艺术技巧的精髓,融会而形成独特风格。主要作品有古建筑的修饰、虾蟹笼、花蓝、通雕屏风等。意溪木雕历史悠久,技术精湛,至清末民初最为鼎盛。1957年,意溪老艺人张鉴轩和陈舜羌合作创作的“蟹篓”木雕作品获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博览会铜奖。目前,意溪镇从事木雕创作的队伍共有11支60多人,分布在全镇8个村落。
枫溪是潮州陶瓷的主要产区,传统产品以工艺陶瓷著称。明清时代,枫溪的瓷塑就已经品种繁多,工艺成熟,誉播海内外。枫溪瓷塑主要有通花艺术瓷、各式瓷花、人物瓷塑和动物瓷塑等,这些产品形象逼真、色彩明艳、刻划细致、制作精美,烧成后“白如玉、薄如纸、细如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枫溪的瓷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当代较著名的陶瓷工艺大师陈钟鸣、林宏禧、王龙才和吴维潮等。1978年,由枫溪生产的高1.2米的三层“友谊”通花瓶被邓小平同志作为国礼瓷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1980年,枫溪陶瓷作品“春色”花蓝被定为“国宝”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1998年,枫溪制作的长62米、宽2.9米的巨幅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并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潮州探索破解民间工艺美术发展难题
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一条古巷里,一边观看用花梨木、小叶紫檀、樟木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传统金漆木雕《龙虾蟹篓》以及近代革命题材的《碧血黄花》,一边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辜柳希介绍他创作及收藏的潮州木雕、潮绣精品,记者流连忘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