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桃花源記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源記讲义

桃花源記 補充講義 一、釋題: (一)主旨:心靈寄託。 (二)形式:序 贈序類─唐初贈人始以「序」名。   ? 序跋類─最早置於全書之後,後代在序文之後又有增補,才改置書前,故書前稱序,書後稱跋。 序 贈序類 贈人以言,以表敬愛或陳忠告之誼者。如:韓愈〈送董邵南序〉。 序跋類 陳著作之旨趣,又分書序及詩序。依作者身分又分自序、他序。 書序 自序 范曄〈逸民列傳序〉、連橫〈臺灣通史序〉。 詩序 自序 陶淵明〈桃花源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三) 記的分類:記又作「志」,記事、物之文也,或兼及抒情、寫景、議論,可謂雜記類的文體,從內容與用途上區分,可別為山水遊記、亭臺名勝記、書畫雜物記及人 事雜記四種;如山水遊記: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等;〈桃花源記〉實際上也是一篇遊記作品,其內容雖是虛構,但用的則是遊記的筆 法。亭臺名勝記: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等。書畫雜物記:韓愈〈畫記〉等。人事雜記:錢公輔〈義田記〉、歸有光〈項脊軒志〉等。 (四)〈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的比較: 【一】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桃花源詩〉以寓言筆法刻劃一個理想的美好社會,來寄託作者高尚的情趣;以桃花源裡美好的境 界,對照出淵明對汙濁的現實社會的鄙棄。「記」是以散文形式記述關於桃花源的傳聞故事;「詩」是以詩歌形式寫出對那傳聞的體會和感想,既相關又可相對獨立 成篇的作品。 ? 【二】「記」是以敘事體方式,呈現漁夫、太守、劉子驥追尋桃花源的歷程,藉以敘說對理想世界的嚮往之意,及理想世界失落的歎惋之情,並刻劃出桃花源的田園風光、農耕活動,以及淳厚真樸的人情之美。「詩」以五言古詩形式,敘寫桃花源的歷史根絡與文化傳統,並勾勒出桃花源無君無稅無智的社會架構與原始共耕、順任自然、人性淳美的樂園景觀。 (五)創作背景與創作動機: 現實動盪←→虛構理想(無言反抗)? 「後遂無問津者」→理想幻滅 ? 【一】政治傾軋不安、社會紛擾不定:東晉朝廷極為腐敗,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社會動盪不安,先有王恭、孫恩等人為亂,繼有桓玄、劉裕等混戰。據研究統計,劉裕篡位奪晉前,東晉共經歷十四次戰亂,幾乎年年有戰事動亂。 ?【二】 與汙濁混亂的社會相對立的美好世界──桃花源:〈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對當時醜陋政治、社會的批判,其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等美好和諧的田園生活描寫,實是對現實社會的諷刺,對狡詐人心的批判。當時陶淵明眼見士大夫競奔榮華, 寡廉鮮恥,深感世道人心皆不可問,便在〈感士不遇賦〉中痛批:「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在〈桃花源記〉中描摹出無政治 鬥爭、剝削壓迫的理想社會,以對當時現實社會作最大的反諷。 (六)理想國:「理想國」本為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寫 的理想國(The Republic)書名,書中以對話方式描述由哲學家治理的理想國度,堪稱西方烏托邦文學的鼻祖;後來「理想國」一詞便泛指理想中的一種完善政治組織。陶 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創造了恬靜優美、地廣物豐、人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境界,其中既無暴政苛稅,又無戰爭動亂,正是田園農村生活的理想化。 (七) 桃花源為作者假想理想之樂土,非真有其地。後人則附會在湖南省常德縣西南部,有一桃源縣,桃源縣西南有一座山,名曰桃源山,離桃源縣有十里。山西北為沅水 曲流之地,山南邊另有座山,名障山。山東邊有一溪流,名曰沙羅溪。山周圍有三十二里,據云桃源洞即在此桃源山之下。洞口今有碑堵之,上題「古桃花潭」四 字。 (八)「桃花源」、「桃源」、「桃源谷」、「武陵」在文學史上的象徵意義:成為理想世界、美好生活的象徵。「桃源人」、「武陵人」:隱士。「桃源路」:通往理想之路;通往美人住處之路。 ? 二、文體: (一)序跋類:自序。 (二)寓言式記敘文。(取材於現實而加入理想的寓言文體) (三)文言短篇小說(就其「虛構」本質而言)-梁啟超說:「這篇記可以說是唐以前第一篇小說。」 ? 三、作者簡介:君子固窮隱田園~豪華落盡見真淳~任真自然之本色──陶淵明??? ? 名字號 1.????? 名____,字____,或說名____、字____。名淵明還是名潛,各本互異。 2.????? 可能他在晉時名淵明, 入____後才改名潛,《宋書.陶淵明傳》說他祖先為晉世宰輔,而恥________。而且義熙(晉安帝)以前詩文書寫晉氏年號,但自宋永初以後,唯云甲 子而已。所以淵明改名潛可能是因為見到劉宋的政治黑暗,欲有所「____」而改名字。 身世 1. 《命子》詩叙其遠祖:唐堯—虞舜—夏—商—周—漢—晉。 2. 曾祖父陶____ -- 祖父陶____ -- 父親一說名__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