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法的文化历史背景、特质、发展规律,为深化法学理论和部门法的研究提供法史基础,并尽可能地思考中国法的现状与其历史传统之间的承传扬弃关系,探寻中国法走向近代化过程的得与失。
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比较各朝法律的发展变化(异同),归纳出其中典型性、共通性、规律性的原理和知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参考书(可在将来有需要时再查看):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2、戴炎辉/仁井田陞/郭建(浙大版)/范忠信/邓建鹏/杨一凡/张晋藩/曾宪义等的《中国法制史》。
4、武树臣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5、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律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出版。
6、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8、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8卷·法律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9、高道蕴等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范忠信《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滋贺秀《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林剑鸣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唐明律合编》,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一、中国法制史概说
(一)中国法制史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基础资料
定义
性质
研究对象
基础资料
(1)传统文献资料
(2)考古资料
(3)档案资料
(4)习惯调查资料
(5)其他资料
(二)中国法制(律)史学的发展脉络、教材体例
1、传统的“两张皮,四阶段”划分标准问题
2、以中华法系、中国法律、以部门法为标准的划分法问题
(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借鉴
1、与法学基础理论关系密切,互动
2、为学习部门法提供必备的相关历史知识
3、为加强依法治国提供历史借鉴
4、批判中国历史上的“法律虚无主义”
5、对我国传统法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问题
二、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历史
(二)研究现状
三、中华法系及其特点
(一)中华法系的形成及其概貌:
1、世界范围内的法系
2、中华法系中的母法和子法
(1)东亚各民族的历史是以中国历史为轴心而展开的;
(2)东亚诸国对中国法的继受
(二)中华法系的特点:*
(1)礼法结合是其根本,故伦理法色彩浓厚
(2)集权:皇帝是最高立法者、司法审判官
(3)行政与司法混同,司法从未独立
(4)宗族法、家族法成为国家法律的补充
(5)形式上所谓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问题
第一章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争议
1、中国文明起源的一元说、二元说
2、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初建(禹、启)时期及其根据
(1)世袭专制帝王的出现,由传贤禅让制——传子世袭制
(2)不按血缘而按地缘划分统治区域
(3)建立国家机器“公共权力”机关
(4)形成法律制度,由礼、氏族习惯——习惯法
3、国家起源上的特点
(1)宗法氏族血缘色彩浓厚、家国相通
(2)家长制集权统治、亲贵合一
(3)大河文明的早熟性、孤独性
二、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1、源于祭祀——礼
2、刑起于兵、兵狱同制
3、道德与法律混合,界限不清,同为调节社会的基本手段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5、关于法律起源的其他观点简介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思想及立法活动
神权法思想
1、神权法思想的定义与表现
(1)把天视为权力的本源
(2)奉天伐罪的天讨、天罚
2、西周法制思想的转变*
(1)仍继承神权思想,“受天有大命”
(2)强调“德”的媒介作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3)影响
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1、禹刑
2、汤刑
3、周公制礼、九刑、吕刑、殷彝、遗训
4、法律形式
三、刑、法、律的演变及其意义
第三节 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度与礼制
一、宗法制度与西周的宗法等级社会
二、关于礼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夏商周三代的民事法律
一、所有权
二、债权
三、婚姻制度,以及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特点*
1、匪寇婚法——掠夺婚
2、婚姻要件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六礼”程序
(3)西周的“同姓不婚”与商代的“族外婚”问题
(4)年龄
(5)媵嫁制度
3、离婚——“七出(去、弃)三不出”
4、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特点
(1)族外婚制
(2)家族中心
(3)男性中心
(4)尊卑有序
(5)重视礼仪
四、继承制度——以身份继承为核心
第五节 夏商周三代的刑事法律
刑法原则*
1、“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罪人以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