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7背影学案新人教版摘要
《7.背影》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朱自清”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还冒危险参加二人的追悼会,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战士。 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年仅50岁。
其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
二、认定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2.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2)纷纷落下的样子。
3)凄惨暗淡,不景气。
4)失业在家。
5)短时间停留。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7)衰颓败落。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3.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2、全文中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完成表格。
提到“背影”的句子 “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 运用的表达方式 作用 小结: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再现背影。
文章线索——背影(明线)
3、文章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请找出来并完成表格。(表格见后)
在哪里流泪 具体描写流泪的句子 流泪的原因 泪中包含的情感 小结:
四次背影 四次流泪
点题的背影 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悲哀之泪
买橘子时的背影 望父亲买橘 感动之泪
离别时的背影 父子离别 惜别之泪
思念中的背影 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思念之泪
父子情深(暗线)
疑点探究:
1.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2.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何作用 ?
重点突破:写父亲的4次背影中,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语言欣赏1:我看见他戴着 小帽,穿着 大马褂, 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语言欣赏2:父亲送儿子上车,前后只说了四句话,请把这四句话找出来。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小结:
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真理是朴素的。因此,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二、把握主旨:
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在浦口车站父亲送别“我”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