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梭子蟹與日本对虾养殖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梭子蟹與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2006-07-14]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梭子蟹为我国沿海地区常见种类,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海产品,目前海捕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近年来,为了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山东东营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该研究所实验基地的1500亩海水池塘,进行了梭子蟹与日本对虾的混养,获得成功。2005年平均亩产梭子蟹40千克,日本对虾43千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面积25亩~30亩,设有中心沟,水深1.5米左右,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底质以泥沙混合底为主,适合于梭子蟹、日本对虾生长。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底质处理。池底在前一年11月份养殖结束后,将余水放净。池底经过一个冬季的干露、曝晒、冷冻,泥土干硬,早春季节利用推土机铲除表面过多的淤泥,淤泥少时也可在春季用犁将底部深翻。   2.清塘消毒。放苗前40天,用漂白粉30ppm~50ppm或生石灰70千克~100千克/亩清塘消毒,24小时后将池水放掉,再灌入经80目筛绢过滤的天然海水,以防止敌害生物及其卵和幼体进入。   3.饵料生物的培养。在放苗前30天左右,池塘加水50厘米~60厘米,放入适量青苔,每亩施入氨肥4千克~5千克及过磷酸钙1千克~2.5千克,待青苔繁殖起来后放入果蠃蜚、钩虾、拟沼螺等。每亩可放钩虾1千克~2千克、拟沼螺5千克~10千克,如果青苔量少可移入或投喂花生粕、豆粕等。   三、苗种放养   1.苗种。虾蟹苗种放养依据水温情况而定,在5月中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7℃~18℃以上时即可放苗。每30亩放养日本对虾苗9万尾~12万尾,即每亩3000尾~4000尾;每池放养二期幼蟹1.5千克~2千克或海捕蟹苗10000只~15000只。苗种要求:虾苗要求放养体长在1.0厘米以上,规格整齐,体表干净,活泼健壮,逆水活动能力强,不带病灶;二期幼蟹要求附肢齐全,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温差应小于2℃,盐度差小于5‰。  2.苗种暂养。放养育苗室培育的二期幼蟹,可在池塘中用网围出10%左右的范围将蟹苗在其中暂养10天~15天,这样便于集中投喂,并能及时掌握蟹苗的成活率。蟹苗暂养可投喂大卤虫、挠足类等鲜活饵料。以活的大卤虫为好,它既不污染池底,又能保证充足的饵料。   四、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由于前期饵料生物的培养,放入虾苗后,在20天~30天内不必投喂,而放入蟹苗后应及时投喂大卤虫、兰蛤等鲜活饵料,中间辅以配合饵料。如果投喂四角蛤等较大贝类,应压碎冲洗干净。幼蟹在Ⅴ期前每天多次投喂,投喂量为体重的100%-200%;随着幼蟹体的增加,投饵率逐渐下降,幼蟹体重50g/只以后,投饵率控制在体重的15%左右;至秋季9月份以后兰蛤等低值贝类逐渐减少,应投喂一定量的低值小杂鱼虾以促进蟹的肥壮和性腺发育。   2.水质控制。梭子蟹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体。养殖初期以加水为主,每10天加水20厘米~30厘米,至7月底8月初水温高时加至最高水位,同时视水质情况及时换水并应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3.日常管理。养殖期间定期检查闸门、堤坝是否破堤漏水,发现漏洞及时补堵,防止虾蟹逃逸。每天早、晚巡塘两次,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残饵状况、虾蟹活动及生长、敌害生物等,做好每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每月泼撒生石灰2次,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适时添加VC、VE及保肝素等以增强虾蟹的抗病能力。在养殖的中后期底质较恶化时可使用一些消化细菌等有益菌种来改善底质。在秋季高温季节池塘水质易恶化,透明度高,这时应及时换水,改善水质条件和水中藻类品系。   5.收获。虾蟹养成以后应及时收获出售,在10月以前应将大部分对虾收获,而梭子蟹在9月初即应采取钓取或拉网等方式将公蟹出售,以防交配后雌蟹伤亡,并在10月前后价格更好时干塘收获。如果有条件,可以收获部分虾蟹越冬,在春节前后价高时出售。   6.小结。本养殖技术的关键是前期要培养好果蠃蜚、钩虾、拟沼螺等适合虾蟹前期需要的底栖生物饵料,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虾蟹体质好,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同比增长20%~30%)。中期注意加水降温,调节水质,多投兰蛤等鲜活饵料,并适时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全程坚持合理投喂,不滥用药物,以调节水质和底质为契机,实现健康养殖。(作者:蒋万钊;刘艳春;陈少伟;苑春亭) 浅谈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论文摘要 虾蟹混养可以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自1993年后,福建省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