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病蟲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第一部分:前言: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时代,《尚书》、《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我国植棉和纺棉的记载。
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陆地棉(学名:Gossypium hirsutum Linn.)又名:大陆棉、美洲棉、墨西哥棉等,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重要的品种。陆地棉原产中美,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种中重要的品种。在中国产棉区普遍栽培,按省份分布: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福建省,云南省,北京,陕西,山东,辽宁省,贵州省,河北省,四川省,浙江省。
海岛棉栽培种种籽上被覆的纤维是一种细长、富有丝光、强力较高的棉纤维,又称长绒棉。是纺制高档和特种棉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最初发现于美洲大西洋沿岸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沿海岛屿,因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新疆引种苏联一年生海岛棉获得成功,后又经多次棉种更换,现在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海棉”和“军海 1号”等品种,纤维品质已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
亚洲棉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棉花种类的合称,此种棉花种类遍布亚洲,培育方式多种多样。
中国自亚洲棉中选育出一些改良品种。亚洲棉的产量、纤维长度、细度都不及陆地棉,只适宜纺28号以上(21英支以下)的中、粗号纱,而且部分纤维长度在16毫米以下,无纺纱价值,所以已逐渐被陆地棉所代替。亚洲棉纤维粗、长度短、弹性好,适宜作起绒纱用棉、 医药用药棉、 民用絮棉等。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东南边疆植种亚洲棉的记载。 公元前1世纪广东雷州半岛已能织广幅布;第 6世纪在云南大理、广西桂林已有植棉的记载;13世纪初开始逐步传播到长江、黄河流域种植,扩大了棉花生产。亚洲棉在中国种植历史至少已有2000年,所以又称中棉。亚洲棉一般为一年生草本,生长期短,成熟早,色泽呆白。
由于亚洲棉植株较适应亚洲土壤气候,生长期短,抗逆性强等,对棉花育种有一定价值,至今在亚洲还保留少量的种植,其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4%左右,中国自19世纪末开始种植陆地棉,亚洲棉已陆续被陆地棉代替,种植面积已不到2%。
草棉也叫非洲棉或小棉。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叶掌状。蒴果(棉铃)较小,其纤维短而细,可用来纺纱、絮衣服被褥等。六世纪经 中亚细亚 传入我国 新疆 、 甘肃 一带,所以又称阿拉伯棉。
1 我国棉花的种植区域
我国棉区广大,南起岛(约北纬18°),北至新疆的玛纳斯河流域(约北纬45°),南北纬度相距27°;东起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带及辽河流域,(约东经124°),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缘(约东经76°),东西经度相距48°。我国80%的棉田在海拔200m一下,15%的棉田在海拔200~500m之间,只有5%左右的棉田在海拔1000m左右。
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多个县种植棉花,其中主要产区是:苏、浙、沪、皖、赣、鄂、湘、川、鲁、冀、豫、晋、陕、辽、新15个省、市、自治区,又以冀、鲁、豫、苏、鄂、新6省、自治区为主,其棉田面积和产量接近全国的80%。
由于我国棉田分布广,自然条件复杂,耕作栽培制度多样,生产水平也不尽相同,各棉区棉花品种、主要性状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不同棉区的棉田生态环境、土壤状况、耕作栽培制度、生产水平差异很大,因此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为害程度、发生规律都不尽相同,故防治技术上已有较大的差异。
根据地理位置,我国的棉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域:
1.1 黄河流域棉区 棉田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3.7%和41.8%。是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1.1.1 黄淮平原地区 热量条件较好,含有山东的菏泽、济宁地区,无霜期为210~220天,年降水量800㎜左右,年日照2400~2610小时,有利于棉花生长。种植制度一般为麦、棉两熟制,品种多为春播套种的中熟品种,以及部分的夏播早熟品种,
1.1.2 鲁西北、豫北和冀中南地区 热量条件适中、水浇条件较好:鲁西北(聊城、德州、惠民地区);豫北(安阳、新乡);冀中南(石家庄、邢台、邯郸)。品种多为春播套种的中早熟品种,搭配的有早熟品种。
1.1.3 黑龙港地区 热量条件较差,土质旱薄,或盐碱地:河北黑龙港地区(沧州、衡水、保定、廊坊地区的部分);路北和胶东地区。多为一熟春播制,品种生育期短,以中、早熟品种为主。
1.1.4 京、津、唐地区 生育期短,品种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