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工企業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绿色转型发展(自治区)定
森工企业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绿色转型发展
内蒙古根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森工企业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绿色转型发展
内蒙古根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根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根河森工)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林管局)所属国家大型一档森工企业,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根河市境内,1954年建局。生态功能区总面积632,424公顷,有林地面积55.66万公顷,森林总蓄积4,5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09%。天保二期工程后木材产量调减至10.91万立方米,下设管护所、贮木场、护林防火管理处等23个基层单位,现有在岗职工4,679人。
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根河森工已发展成为集生态建设、森林经营、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开发为一体,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门类齐全、社会功能完备的综合型林业经济实体。根河森工始终贯彻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方针,加强生态建设,培育生态文明,不同历史阶段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生态建设任务,累计为国家输送优质木材2,014万立方米,更新造林201万亩。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先进单位、森林抚育百万亩企业、自治区天保工程、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森工企业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绿色转型发展背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各行各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国家、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对根河森工这个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森工企业来讲,结构调整、绿色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历史上过量采伐、重采轻育、超负荷做贡献,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简称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局。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有效缓解了森工企业的生存压力,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林业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但完全靠体外“输血”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点国有林区面临的困境,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破解“两危”困局,探索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绿色转型发展是关键。
实施绿色转型发展符合国家整体战略需要
2010年国家二期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简称《规划》)的出台实施,将大小兴安岭林区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坚持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筑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林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规划》进一步明确林区是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区、是储备木材资源的战略基地,突出强调了林区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重点扶持发展的12个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定位。根河市的产业发展定位是森工城市、旅游新城,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种苗、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和内蒙古森工集团“3598”发展思路将发展生态旅游、绿化苗木、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等绿色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同时,国家、社会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社会对林业呈现多样化需求,生态需求占据主导。国家对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投入逐年加大,扶持国有重点林区实现经济转型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一系列富林强林政策都将惠及林区,依靠政策投入保障基本生存和助推经济转型成为可能,转型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随着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和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深入人心,林区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形成的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产品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实施绿色转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生态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最优资源、最响品牌和最大的后发优势,是森工企业发展的根基和职工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根河森工只有结合林情和企情,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和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思路,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才能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权。《规划》要求从2011年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幅度调减采伐量,并逐步停止天然林采伐。根河森工从2010年的22.2万立方米木材产量调减到2011年的10.91万立方米,调减幅度49.1%。在大幅度调减产量后,根河森工的生态建设与产业转型面临着困境。主要表现为“四低”。一是产业支撑度低。目前,企业的支撑产业主要依靠木材采伐和森林经营,林产工业全部进行了改制,非林非木产业、森林旅游业虽然大有希望,但是目前对企业经济的贡献率还比较低,天保工程政策性投入和木材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例达90%,独木支撑的产业格局仍待突破。木材产量减产,木材销售市场疲弱,不仅使企业当期效益锐减,更使企业经济转型压力巨大。二是生态保护建设效益低。大幅增加森林面积、蓄积已经上升为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