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莱芜地区传统习俗文化浅析
莱芜地区传统习俗文化浅析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12月
摘要:
作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生活在这片神奇而又广阔的土地上,处处捕捉或经历到浓烈的传统风俗,五彩斑斓的服饰习俗,千奇百态的居住习俗,独具魅力的工艺习俗绚丽多彩的婚姻礼俗。
古称嬴、牟,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
节日习俗
莱芜地区流行普遍的民间有春节、元宵节、青龙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夏至节(芒种后十五天,吃凉面)、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十月初一)、冬至、腊八节,小年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据《莱芜县志》(1920年版)、《续修莱芜县志》(1935年版)‘灾祥’一卷记载:清高宗乾隆十三年(戊辰)大疫。瘟疫爆发、肆虐,死亡乡民无数,仙人指点迷径,用祭祀祖先的方式,驱赶瘟神,逐渐演变成一种区域性的地方习俗。
清嘉庆年间,习俗活动得以发展,家家户户设家堂、摆酒肴瓜果、供奉祖先,已经形成规模。
清道光年间,莱芜境内的中元节活动仍很活跃,民间祭祀尤为隆重,商铺里经营各式各样的冥间使用物品,以及供奉用的瓜果、点心。乡民们家庭摆设家堂,供奉祖先也越来越讲究,酒菜面食不断翻新。其祭祀程度不亚于春节。
莱芜中元节习俗由同治年间发展到了民国时期,节俗有了变化,百姓们只是单一地举行家庭祭祀活动,摆家堂,敬奉祖先,其他的户外活动,很少有人参加。少数人家开始用上坟的方式来祭祀祖先。尽管祭祀方式有所改变,燃放鞭炮一节,仍然沿用。
文革破四旧时期,上坟祭祖被列为封建迷信活动,坟墓被破坏,家堂及一些祭祀用品被收缴焚毁,习俗活动一度被强制终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莱芜地区的中元节习俗才逐渐得以恢复。家家户户又挂摆起家堂,摆设祖先牌位,备办丰盛的酒肴、瓜果、点心,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
现在,中元节习俗在莱芜民间广为流传,独具特色的地方节俗文化。
作为地域文化习俗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生活习俗涵盖范围最广,也最能体现地域居民的居住个性。而莱芜葬礼是地方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沿革不衰。
莱芜葬礼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季札使齐(公元前544年至515年间)子死,葬于嬴博之间。传说,孔子前来观礼,对季札用周礼葬子,大加赞赏。后人立碑“孔子观礼处”(碑在莱芜市口镇垂杨村)。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孔子观礼促进和发展了莱芜葬礼,历经数代沿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葬礼多种多样,有大有小,在周礼的基础上,礼俗得以改进和发展。人死后,族人或乡邻组成治丧委员会,立下仪柱,仪柱有两种:大仪柱用五色彩纸贴写而成,俗称‘重仪’,其主要成员如下:总理丧务、内柜司书、外柜司书、外柜收仪、外柜前知客、引奠、指客、候茶棚、灵前折摆组成,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小仪柱一般不写礼仪名称,由总理全权安排。仪柱写好后贴于死者的大门外墙壁上。总理安排人扎灵棚、设茶棚、厨房等。内柜负责丧仪出纳之礼,外柜负责亲友前来奠仪之礼。吹鼓手、大锣来齐后,重孝子披麻戴孝卧于灵桌前,服支偏孝站立两边陪灵,吹鼓手奏响哀乐,重孝子与一班偏孝陪灵人员,由引奠领着,先谢总理,后按仪柱上的排列一一请谢。由总理代表全村父老乡亲祭奠死者后,即行开丧。
吊丧者在哀乐声中依次向死者祭奠,礼仪最重的是‘周礼二十四拜一哆嗦’,民俗有:二十四拜都拜了,不差这一哆嗦一说。其次有五头六揖、三鞠躬等,以不同的方式向死者表达哀思。
摆花祭是丧葬礼仪的重头戏,一般看出丧的主要看摆花祭。祭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顶灵祭、两边祭、双边祭、路祭、顶墓祭等,每祭按烧而论。有三烧(一只鸡、一块肉、一条鱼)、五、七、九、十一、十五烧不等。祭礼花样多,一环扣一环,高潮迭起,以不同仪式让死者风风光光地入土为安。
丧葬后,孝子谢客、圆坟、烧一、二、三、四、五七、百日,守孝三年。
莱芜地方戏曲“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流行在山东莱芜、新汶、泰安、蒙阴一带,所以最早也叫“靠山梆”或“泰山梆”,清初已有演出。
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汶上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1874年成立科班“小阳春”班,1895年在莱芜北勺山成立“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1954年1月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1956年改名莱芜梆子剧团。《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借闺女》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接见。197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AutoCAD技巧方法全集合.doc
- 《20083031李毅彬基于手机的远程控制功能综述.doc
- 《2008vfp.doc
- 《2008—2009学年中考复习——动词时,语态与搭配.doc
- (苹果加工产品.doc
- 《2008—2010年工作总结1.doc
- 《2008一级建造师复习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doc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doc
- 《2008作文训练指导与范文赏析.doc
- 《2008吉林省公务员综合知识要点.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