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1.docVIP

《161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1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1

《高增》纠正《高助》的文字差错39例 2015/7/30/7:00 ----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1) 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 [笔者按] 2014年4月23日上午,在这一庄严的时刻,在某一庄严的场合,东方出版中心辩称:“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差错率没有超过万分之一,是合格的图书。”《高助》作八万字计,那么,文字差错超过8个,就是不合格图书。今仅以杨振中自己认为、改正的39例文字差错计,差错率已经超过万分之4?87。 请注意,《高助》没有纠正的文字差错,远远不止39例,将再曝光40余例。对语法、逻辑、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等方面的差错来说,文字差错算不了什么。杨振中炮制了9条的语法伪规则,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类差错。已经上传百度网2条,还有7条,将考虑再上传了1~2条。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高助》42) □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高增》41) 说明:引文错误。“否”,系“不”之误。“不”,通“否”。 2、《论贵粟疏》:“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桑。” (《高助》58) □ 《论贵粟疏》:“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高增》55) 说明:引文错误。“桑”,系“功”之误。 3、《种树郭橐驼传》:“官命尔耕,勖尔植。” (《高助》62) □《种树郭橐驼传》:“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高增》58) 说明:引文脱字。“官命”后脱漏“促”。 4、又,“[庄]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对。” (《高助》74) □ 又,“[庄]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高增》70) 说明:引文脱字。“未有”后脱“以”字。 5、“但观之,慎勿声,令贼知之。”(《大铁椎传》) (《高注》78) □ “但观之,慎勿声,令贼知也。”(《大铁椎传》) (《高增》75《高新》) 说明:第二个“之”系“也”之误。 6、《公输》:“今有人于此,舍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高助》97) □《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高增》93) 说明:引文脱字。“文轩”前脱“其”。 7、[阐发与应用]1、官。……又,“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以官。”(《童区寄传》) (《高助》115) □ [阐发与应用]1、官。……又,“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童区寄传》) (《高增》110) 说明:引文错误。“愿以闻以官”的第二个“以”系“于”之误。 8、“闻以官”,即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高助》115) □ “闻于官”,即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高增》110) 说明:引文错误。“以”系“于”之误。 9、“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一人一姓乎?” (《高助》128) □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高增》122) 说明:引文脱字。“独私”后脱“其”。 10、“公输盘为我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高助》133)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高增》126)                                  说明:引文错误。“我”,系“楚”之误。 11、“……,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后悔故也。” (《高助》133/16) □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高增》126/21) 说明:引文错误。“后悔”之“后”系“可”之误。 12、“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高助》133/17) □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高增》126/23) 说明:引文脱字。“如姬”后脱“之”。 13、“舆”本指车箱          (《高助》166/16)  □ “舆”本指车廂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