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宁寺

永宁寺 一、关于《洛阳伽蓝记》 伽(qié)蓝,梵文 Sa?gharama ,僧伽蓝摩的略称,又音译作僧祇(qí)蓝摩(省作祇蓝,又写作“奇兰”),意为众园,众沙门修行的处所,即佛寺。《洛阳伽蓝记》就记载了北魏末洛阳佛寺的情况。全书城内一卷,城外东、南、西、北各一卷。 (一)作者 杨衒之,生卒年不详。北魏北平(今河北遵化县东)人。刘知几《史通》、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羊衒之;唐释道宣《广弘明集》、《新唐书》又作阳衒之。《魏书》无传。据考证,北朝以文学通显的都是北平阳氏,因此,疑当为阳。但世已习以为“杨”。 阳衒之的生平事迹,主要在释道宣的《广弘明集》中略有记载,其它在《历代三宝记》、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中也略有记载。据载,衒之在北魏末孝庄帝(在位为528-530年)时为奉朝请(闲职官员,可定期朝见皇帝),后历任抚军府司马、秘书监、期城郡太守等职。 他博学多才,兼通佛教经典,对北魏王公贵族的残酷剥削人民、沉溺佛教和寺院僧尼的淫侈腐朽生活深感不满,曾上书痛斥奉佛求福者的祸国殃民行为。 (二)成书时代与写作意图 据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此书作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五年(公元547年),离北魏亡(534年)已近15年;离东魏亡还有3年(东魏550年亡)。北魏于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都邺(今河北临漳),西魏都长安;而旧都洛阳在战乱中(主要是尔朱荣之乱)萧条残破。 仅以洛阳城内外的寺院来说,全盛时期是1367所,而到“武定五年,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仅剩421所,不到三分之一(而本书所载寺庙仅55所)。 杨衒之由佛寺的兴衰盛废,深切地感慨国家的成败得失,他认为王公贵族佞佛而挥霍,乃是“侵渔百姓”,“不恤众庶”,是“虚妄徒费,无益于世”。因此,他是通过对这些伽蓝盛衰历史的叙述,揭露王公、百官、豪富劫夺百姓财物,广建寺塔,挥霍无度的罪行。指出佞佛虽然不一定亡国,但北魏亡国未尝与佞佛全然无关。 作者即以此警戒后世,借记载佛寺来寄托反佛的心意;“藉记佛寺以述史实”,以传于后世。 (三)《洛阳伽蓝记》的内容、价值及不足 首先,此书虽然以记洛阳寺庙为主,但每记一庙,必叙其位置、历史及寺庙的主人。这就必然涉及到政治和人物。同时,每记一庙,对于凡所涉及的艺文古迹、苑囿建筑、民间风俗、传闻故事等都有所记载,可与《魏书》、《北史》互相对证,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 如卷一,记洛阳城内的“永宁寺”,此寺由孝明帝之母胡太后亲率百僚表基而建,佛图九层,高40余丈,其诸费用,不可胜计。杨衒之即由此寺修建的豪华奢丽,谈及征调大批劳动力,劳民伤财,而僧侣有官府的支持,也“侵夺细民”,无恶不作。因此,豪华的永宁寺曾经是北魏政权兴盛的象征,也是北魏政治腐朽,王公贵族生活奢糜的反映。 由此寺,接着叙述了尔朱荣弄权起兵的经过,尔朱荣曾集合兵马于此寺,后溺死胡太后及胡太后所立的小皇帝,并惨杀北魏官员千余人(一说两千余人)。后来尔朱荣所立的孝庄帝元子攸杀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又起兵反抗,也屯兵于此,并将孝庄帝囚于此寺。 所以说,永宁寺又是北魏衰亡的见证。它的兴衰正是北魏兴衰的缩影。文中对于这些事件的具体叙述,都是对“正史”的具体说明,是很好的补充材料。又如卷五城北,附记了“宋云行纪”。记载了北魏时高僧宋云、惠生等西行求法的事。 这是在晋朝法显之后、唐朝玄奘之前,中国佛教史和中外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记载此事的其它文献资料,如宋云的《家记》、惠生的《行记》等都已失传,全赖此书保存了此事大概。 其次,更多的是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如卷三的“高阳王雍寺”、卷四“法云寺”(中“寿丘里·王子坊”)的记载,具体而形象地揭露了那些王公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是研究北魏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总之,全书对于北魏迁都洛阳、宣武帝以后频繁的朝廷变乱、诸王废立、官宦权贵的骄奢专横、文人名士的事迹、国内外人物的往来、佛教的传布等等,都有所反映。它的史料价值,一直受到史学家的重视。如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就从此书采用了不少材料。 但书中时有妖魔怪异之说,不乏荒诞迷信之处。这是受当时盛行的志怪小说影响;同时也是佛教寺庙游记的内容在所难免的。作为史料引用时,要注意分析选择。 (四)《洛阳伽蓝记》的研究情况及参考书 《洛阳伽蓝记》流传时间久,刻本较多,抄刻上的错漏脱误之处也很多。如刘知几《史通·补注》篇认为:原书有正文、子注之分,但后世流传的本子,正文、子注混在一起,至今未能分别。 对于此书校勘和注释较好的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