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四 高考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方式.doc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四 高考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方式
一 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如何考证史料的真伪。辨伪:就是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考辨历史文献中的伪书和伪文,以获取真实可靠的史料。要考辨真伪就一定要有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书证、物证和理证。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利用常识和推理证明。要辨伪必须全面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辨定真伪,只有真实可靠的材料才能用为证据。
例1 (2013·浙江高考,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对其后世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其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实物资料可用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A项所述不确切;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历史记载中当事人的文字记述、社会遗存等不一定非要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排除C项。
对讲 (1)关于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的记事资料,使人们有可能结合文献记载和其他考古资料,大致了解商代社会的概貌;甲骨文的资料还可以与现存文献史料相印证,以补正文献资料的不足或错误;甲骨文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史料。(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3)实物资料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 (2013·四川高考,12)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相互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所以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依据排除法,排除带①的选项,故答案选择D项。
对讲 (1)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是作者对当时历史的反映,但并不完全是当时真正的历史。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真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历史真实有所修饰。因此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可能有利害关系?等。
例3 (2013·全国卷Ⅱ,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史书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和时代性,贴近新课程改革。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关于黄帝的事迹,是由司马迁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撰述而成”,这表明了传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对讲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含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05 公民的政治生活.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0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08 当代国际社会.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09 文化与生活.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0 文化传承与创新.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doc
- 2015届高三人教版政治总复习检测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
- 2025年北京农学院招聘35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人才引进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方圆公证处招聘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公安局所属事业单位研究中心(一)招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研究院招聘海内外优秀人才19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