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固化成形讲义
第二篇 材料的成形 固化成形 塑性成形 烧结成形 连接成形 课程安排 1、固化成形 ( 8学时) 2、塑性成形 (14学时) 3、烧结成形 ( 3学时) 4、连接成形 ( 3学时) 参考教材 材料成形工艺学 齐克敏 丁桦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1 材料加工工艺 黄天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9 塑料成型工艺学 成都科技大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10 玻璃工艺学 黄金龙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5 热加工工艺基础 (铸、锻、焊) 77/R25 任福东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10 材料工艺学 (陶瓷、高聚物、复合材料) 71.22/L34 李树尘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9 制作如下工件的四种方式 固化成形 塑性成形 烧结成形 连接成形 第一章 固化成形 第一节 铸 造 1.1 概述 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形方法。 铸造过程就是将熔融金属或合金浇注到具有与零件或毛坯形状相近的铸型空腔内,并在重力场或所加外力场(压力或离心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待其冷却凝固后,便得所要求的零件或毛坯。 按铸造方法可分为: 砂型铸造:最基本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 :熔模、金属型、压力、离心、连续铸造 铸造的特点: 优点: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适应性广、能熔即能铸、 尺寸不受限;生产成本低;节约材料或切削加 工的工时。 缺点:铸造组织易出缺陷;铸件的机械性能低于锻件; 有害气体与物质损害人体;劳动强大。 1.2 铸件形成基础 1.2.1 合金的铸造性能 合金在铸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艺性能。 包括:流动性、收缩性、裂纹敏感性、 气孔倾向性、偏析性。 1.2.1.1 流动性 熔融合金的流动能力,是影响金属液体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还有浇注条件和铸型填充条件等)。 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有利于液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上浮,能充分发挥冒口系统的补缩功能,有利于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补缩。 流动性的测定 液态金属在锭模中 的凝固及铸锭三晶 带的形成 Al-Cu-Mg合金扁铸锭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⑴ 合金成分 共晶含量越多的合金其流动性越好,合金固液双相区越宽, 其流动性越差。 ⑵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高,流动性越好。但浇注温度高,金属的总收缩增 加,易产生缩孔、缩松、吸气氧化。 生产中常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注”的原则。 ⑶ 铸型条件 铸型吸热能力强流动性差,铸型温度高流动性好,铸型中气体 多排气困难阻碍流动; 型腔过窄、尺寸急剧变化、结构复杂、有较大水平面时,填 充铸型有困难。 1.2.1.2 收缩性 熔融的合金在铸型里凝固和冷却过程中, 其体积和线尺寸缩小的能力称收缩性。 影响铸件的缩松、缩孔、变形、开裂。 合金在铸型中的收缩可分三个阶段: 液态、凝固、固态收缩。 ⑴ 液态收缩 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液相线温度过程中的收缩,引起型腔内液面降低。 液态收缩量与合金液的过热度成正比。 浇注温度一般控制在液相线以上50~150℃ ⑵ 凝固收缩 合金从液相线温度冷却至固相线温度之间的收缩。凝固温度(结晶)范围大,凝固收缩率大。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的基本原因。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宽,结晶过程中树枝晶较为发达,则凝固收缩也是铸件产生缩松的主要原因。 ⑶ 固态收缩 合金从固相线温度冷却至室温时的收缩。直接表现为铸件外形尺寸的变小,不仅影响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而且是铸件产生铸造应力.热裂.冷裂和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