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曼德拉作文审题立意.ppt解析
第二次考试试卷讲评 2、需要注意的字形:连通器 连锁店 连/联缀 3、书写:写;抒写:表达和描写 心智:思考能力;心志:意志 调剂:着重指适当的互相搭配,多用于数量或者程度上的调整,如多和少、大和小、好和坏、强和弱、忙和闲等。 调节:着重指节制,在一定的数量或程度范围内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整:着重指重新整顿、整理,使混乱的,不合理的变为合理的,不平衡的变为平衡的等。? 1、( )物资 , ( )生活 , 娱乐可以( )精神。 2、水能( )动物的体温。 经过水库的( ) ,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练习:1.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A. 调剂?? B. 调整???? C. 调节 人眼的精细聚焦或__的功能是由水晶体执行的。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1)当你进行艰苦的学习时,需要其他活动__一下。 (2)这种机制可用于__温度的季节变化。 (3)由于空气又冷又稀薄客舱必须进行空气__。 A. 调剂? 调整? 调节??B. 调节 调剂? 调整?????? C.? 调整? 调节 调剂 13. (1)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4分,“故事”“率”“直”“及”译对各得1分。) (2)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2分,“恳挚”“韪”译对各得1分) (3)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4分,“责”“要”“夺”各1分,语句通顺得1分) 诗歌鉴赏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清溪:清澈的溪水。 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澄(chénɡ)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dènɡ)清。 隔断红尘三十里: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远的路。 “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 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这句与上句在一起,是说溪流隔开人间真是遥远,那溪上的云,那山间的红叶,该是多么悠闲自在! 【古诗今译】 清澈的小溪绕着碧绿的青山,在明净的夜空里,缓缓流淌,波动着皎洁的月光,涌动着融融的秋色。这秋色,仿佛隔绝于遥远的红尘之外,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间的红叶,该是多么的悠闲自在,俨然被这幽幽的秋夜陶醉了!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赏析“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是写照。 “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加以分析。(4分) 【答案与提示】 (第一步,点手法)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 (第二步,析手法)从实景角度看,清澈的小溪绕着碧绿的青山,在明净的夜空里,缓缓流淌,波动着皎洁的月光,涌动着融融的秋色(1分);从虚的角度看,具有象征意义,写出了“白云”的浮游和“红叶”的飘逸(1分) (第三步,明效果)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借助景物,表现了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1分)。 (2)有评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答案与提示】同意。 (第一步,分析前两句)前两句写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澄碧的天空倒映于水中,两者澄鲜一色(1分),正是因为有皎洁的月光,诗人才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受到山之碧。(1分) (第二步,分析三四句)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而生的超尘脱俗、心旷神怡之感。(1分) (第三步,总结)全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所有景物和感受都是受到月光的笼罩,而全诗不着一月字,“尽得风流”。(1分)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liè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