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2
第三章 施工工艺设计 3
第四章 施工准备 6
第五章 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7
5.1预应力材料 7
5.1.2锚具 7
5.2预应力张拉施工 8
5.2.1准备工作及张拉条件 9
5.2.2张拉工艺流程 9
5.3张拉伸长值计算 16
5.3.1张拉计算所用常量 16
5.3.2计算所用公式 17
5.3.3计算过程 18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25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27
第八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9
第九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30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某某预制梁场预应力张拉施工,其中30m箱梁2405片,30mT梁116片,共计2521片梁。
箱梁设计预应力钢束采用公称直径15.2mm的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单端共8孔。预应力筋分布如下:
中跨梁N1(5根)筋2束,N2(5根)筋2束,N3(4根)筋2束,N4(4根)筋2束;
边跨梁N1(6根)筋2束,N2(5根)筋2束,N3(5根)筋2束,N4(5根)筋2束。
油泵采用SPT2×2-630型液压油泵,千斤顶使用OVM出产的YCW120-200Z/YCW150BZ型数控千斤顶,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底腹板正弯矩区锚具为M15-4/5/6圆形锚具,顶板负弯矩区锚具为BM15-4/5型扁形锚具锚具,圆形波纹管内径为70/55mm,扁形波纹管型号为70×25mm及90×25mm两种规格型号。第二章 编制依据
(1)某某某某设计图及设计文件;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4)国家及湖北省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GGD60-2004)第三章 施工工艺设计
目前在桥梁工程领域中,传统的预应力的张拉施工由人工监控油压表操纵油泵,控制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可概括为:
1)手动驱动油泵;
2)由压力表读数控制张拉力;
3)待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定值时,用钢尺人工测量张拉伸长值;
4)人工记录。
采用传统的张拉工艺存在一定的缺点:
1)张拉力控制误差过大;
2)张拉伸长值测量不准确;
3)未能实现张拉力和张拉伸长值的双重同步控制;
4)千斤顶、张拉油泵与油压表的标定次数多,标定结果不易保持;
5)检验预应力筋实际应力困难。
鉴于以上传统张拉工艺的局限性,在预应力施工领域创新出一种数控自动控制张拉系统。
桥梁预应力张拉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智能张拉系统平台、智能张拉仪和专用千斤顶组成。详见图1、2、3。
图3-1智能张拉系统平台
智能张拉系统操作简单,界面人性化,适应各种施工场地环境。借助智能张拉系统,可以自动读取梁板参数,智能计算张拉过程的压力值,无线控制油泵的进退油,实时无线采集油压与位移信息,自动生成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等功能。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具有错误纠正、数据同步、张拉审核等张拉过程控制功能,核心是在预应力张拉控制和施工技术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张拉施工过程,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来操纵油泵进行张拉操作,真正地实现了张拉的同步性控制。
图3-2 智能张拉系统 图3-3 专用千斤顶
施工单位根据系统预先设定梁板编号,即可提取张拉要素,在填写相关信息之后,提交张拉申请,系统将通过计算系统自动计算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值,一切张拉准备就绪,经由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启动“张拉施工控制”智能张拉系统平台界面。由智能张拉系统输出液压油量控制信息,通过专用千斤顶液压终端来达到智能控制张拉的目的。如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系统将及时预警,并提供预应力张拉控制“平均张拉力”和“理论伸长量”分析指标,分析原因,及时积累数据,还原张拉过程,积累工程经验。同时,该智能张拉系统与传统张拉方式相比,能够使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互,而交互的媒介是通过互联网,因而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实现质量管理的严密性。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都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反映到业主面前,便于业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第四章 施工准备
1.施工所用钢绞线、锚具、夹片等材料按照检验批次,经过试验检测、检验合格;
2.施工机械设备均能够正常运行,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施工现场机械、水、电等满足施工现场技术、安全要求;
3、施工用千斤顶、油压表满足施工力值及精度要求,配套标定完成,并且在合格期限内。
4.人员均进行过上岗前的培训,熟悉施工内容。第五章 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5.1预应力材料
5.1.1 预应力钢绞线
(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MPa型钢绞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修考库描述.doc
- 日志标题:碳晶地暖知识问答(一)程序.doc
- 现场调查(史文)程序.doc
- 主成分,聚类,因子程序.doc
- 熔纺氨纶切片项目简介程序.doc
- 现场文明工地布置说明程序.doc
- 主成分法MATLAB的实现程序.doc
- 现代城施工组织方案(塑钢)程序.doc
- 检验《生物化学》标准描述.doc
- 融资顾问居间协议(长沙中小批发市场)2程序.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