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汕尾市新闻中心综合大楼
施工组织设计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1级工程管理4班
学生姓名 魏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 工程概况 3
1.2 地质与环境条件 3
1.3 气象条件 3
1.4 施工工期要求 3
1.5其他技术经济条件 3
2.施工部署 4
2.1 确定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 4
2.1.1 确定施工流向 4
2.1.2 确定施工程序 4
2.2 划分施工段 4
2.3 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的选择 4
2.3.1 施工机械的选择 4
2.3.2 施工方法的选择 5
2.4 主要施工顺序 9
2.4.1 基础工程 9
2.4.2 主体工程 9
2.4.3装饰工程 9
3.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内容详见附图) 9
4.施工平面图(具体内容详见附图) 9
5.各项资源计划 10
5.1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见表1-1 10
5.2 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见表1-2 10
5.3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见表1-3 11
6. 各项技术经济措施和指标 11
6.1 各项技术经济措施 11
6.1.1 技术措施 11
6.1.2 质量措施 12
6.1.3 安全措施 13
6.1.5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4
6.2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5
1.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汕尾新闻中心综合楼、,位于汕尾市汕尾大道与十三米路交界处。该建筑物为五层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红砖回护墙,平面近似“u”形,局部设有塔楼,最高处为25.10m,总建筑面积为1862m2。
本工程采用打入式灌注桩,桩尖为预制,桩管外径为480mm,桩长约12米;采用人工挖土方,不用放坡,沿承台四周独立开挖;承台垫层均采用C13素砼,厚100mm;承台砼强度等级C18,其间用C20砼基础梁相连;所有墙身均于-O.05m处铺设20mm厚防水砂浆的墙身防潮层。
室内楼地面均采用原色水磨石铺设;外墙贴白色玻璃马赛克;内墙与天棚均采用水泥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抹面,刷米黄色乳胶漆;内墙裙贴白色磁砖,高1.5米,踢脚线采用彩色水磨石,高150mm;除卫生间地面采用白色玻璃马赛克铺设外,阳台、走廊、楼梯等处做法均与室内做法相同;门均采用夹板门,油棕色调和漆一底二度;窗均采用铝合金成品窗,现场直接安装。
屋顶四周为女儿墙,设天沟外排水,屋面具体做法详见剖面图;塔楼设有圈梁和砼构造柱;散水为无筋砼一次抹光;台阶、地台、花池采用红砖砌筑。
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1.2 地质与环境条件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地表土壤为粘性土,地基下有很厚的饱合细砂层,自然地坪面以下10米处为强风化粉砂岩层;建筑物东北侧为十二米路,东南侧为汕尾大道,其余两侧均有建筑物,其施工场地范围详见“总平面图”。
1.3 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在春夏秋三季,不遇冬季,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雨季为5、6月,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1.4 施工工期要求
本工程要求3月1日开工,同年10月10日完工,总工期为220天(其中桩基工程9天)。
提示:可按照以下给出工程量的各个工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一些次要或辅助施工过程可以省略或并入到主要工序项目中安排施工。
1.5其他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汕尾市某建筑公司承担,该公司派出一个施工队承包施工任务。该施工队有瓦工20人,木工20人,钢筋工16人,混凝土工20人,其他辅助工程工人如油漆工、玻璃工、普工等共计140人。根据施工需要可调入部分民工协助工作(如混凝土工可配20~30人),装修阶段可以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但不得超过40人。
施工用水用电均从城市水电管线中引入,建筑材料均由汽车运入工地。
本工程的临时设施详见施工平面图,主要施工机械选用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
2.施工部署
2.1 确定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
2.1.1 确定施工流向
本单位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塔楼工程、内装饰工程的施工流向均是自下而上,屋面工程遵循女儿墙、找平层、防水层、隔热层的施工流向。外装饰工程遵循自上而下的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程序
本工程采用的施工程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土建后设备,先结构后装饰。
2.2 划分施工段
根据业主所提供施工图,划分两个施工段:①--a/5、 b/5 --⑨
基础工程中支桩承台及地梁模板、扎桩承台及地梁钢筋、浇筑桩承台及地梁砼、养护与拆模采用以上两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主体工程也是按照以上的两个施工段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