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君祖先来何处
问君祖先来何处
----中牟历史移民
观众朋友: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我们中牟历史文明的话题。人们常说:树有根,水有源。那追根溯源,认祖归宗呢,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天性。说到这儿,有些朋友可能就会问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源又在何方?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题目:问君祖先来何处----中牟历史移民。
在我国许多地区数百年来都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问君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这里的洪洞是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县名,喜欢戏剧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出戏叫《苏三起解》,其中有一句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说的就是这个洪洞县。老鹳呢,是一种水鸟的名字)这首民谣,一问一答,追根溯源,不仅道出了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移民的史实,而且饱含了移民对祖先和故土的殷殷之情。从当初移民时到现在已经历了600多个春秋,沧桑岁月,生齿繁衍,时至今日,当年洪洞移民的后裔已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河南省,包括我们中牟县。树有根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600多年弹指一挥间,抚今追昔,真是令人思绪万千。观众朋友,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不妨向自己的长辈或村中老者询问一下,说不定您就是山西洪洞移民的子孙。
洪洞移民为哪般
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因为小浪底水利工程,小浪底周边的老百姓有一部分移民到了中牟县,融入了中牟这个大家庭。那么在明朝初年为什么也会有移民呢?为什么要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过来呢?这得追溯到600多年前的那段挥泪离乡的历史。当时已是元朝末年,那时是天下大乱,战争迭起,元朝官兵和地主武装在中原地区与农民起义军展开剧烈战斗,元军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致使百姓“十亡七八”(就是十个人里面就死了七八个),再加上当时水灾、旱灾、蝗灾、瘟疫接连不断----在元末明初之时,中原一带,不但兵祸连连,就连各种自然灾害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老百姓死得更是不计其数,当时是饿殍遍野,白骨累累,致使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语)。(就是说道路都被阻塞了,到处都没有人)老百姓家破人亡,非死即逃,背井离乡,有诗句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意思是说头一年冬天飞到南方过冬的燕子到第二年的春天竟然没有了落脚的地方,方圆千里的地面上一片荒芜,没有几个人)。可见当时整个中原地区凄凉到了什么程度,具体到我们中牟县,从地理位置上讲,中牟临近汴京,乃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紧靠黄河,水灾又是首当其冲。据《中牟县志》记载,元朝河南平章(元朝时行省最高长官,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白锁柱之子率众在杨桥一带曾与朱元璋部决战,军民死伤无数。这是关于战争的记载,也有关于水灾的记载,说:“元统三年七月大水,至正五年七月大水,十九年五月蝗灾……禾不入地,人相食(地上没有庄稼,因断粮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直到150年后的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有数据统计,中牟县的军民杂役仅有5364户(男39300人,女25564人),由此可想而知在元末我县人口更是少得可怜。就在中原地区兵荒马乱、灾害不断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却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呈现出了另外一种景象。山西因为东有太行为屏障,西有吕梁作遮挡,各种战乱很少波及,而且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加上外省大量流民的涌入,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特别稠密的地区。据有关记载,当时山西人口达到400多万,比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朱元璋统一天下后,明政府为了均衡人口分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中原经济,从而使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开始采取移民政策。于是一场历经50余年的大规模移民高潮开始了,明政府开始有规模有组织地从山西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区大量移民。据《明太祖实录》记载,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近五十年间,光从山西洪洞分赴各地外迁移民就达18次之多。因洪洞地处交通要道,是向各地移民的最佳位置,迁移成本比较低,再者洪洞人口稠密,于是就被列为移民重点地区。当时移民的比例是这样规定的:“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就是四口人的家庭要迁走三人,六口人的家庭要迁走四人,八口人的家庭要迁走五人)由此可见当时移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
说到洪洞移民的原因,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胡大海复仇》的故事,说胡大海是朱元璋的大将,明朝的开国元勋。但在追随朱元璋起义之前,却是家境贫寒,在河南靠讨饭为生。因他长相极其丑陋,人们见了他非但不肯施舍,还对他百般侮辱,甚至还故意纵狗上前撕咬。后来胡大海当了大官,决意到河南报仇雪耻。朱元璋念他有汗马之功,特准许他在河南“杀一箭之地”(就是一箭射程的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 结构与性能 氰酸酯的结构与性能.docx VIP
- 2025-2030中国分子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县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总结.pptx VIP
- 装配式泵站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安全经验分享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软件生存周期控制程序.doc VIP
- 无人机清洗作业通用规范要求.pdf VIP
- 化学反应工程课件非理想流动.ppt VIP
- 完善二轮延包工作汇报.pptx VIP
- QB∕T 2584-2023 淋浴房 QB∕T 2584-2023 淋浴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