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与探究结合??读写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1.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创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留存的最古老的生态水利工程。它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元坝引水,分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建造十分巧妙。
它所运用的水利工程学,成为人类历史水利工程的创举,至今还使人不得不赞叹建造者的独运匠心,因此也吸引了许许多多后人的驰足观赏,使人不得不钦佩人类尤其是中华文化中科学家的聪明和智慧。
但是,人们研究都江堰的建造史时,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来,这座奇观的建造者竟然是当时的一位蜀郡太守。身在那种社会,身为一名高官,竟然作出了这样的杰出成就,不能不令人惊奇!
这其中,必定隐含着历史和文化的神秘和蔼奥秘!
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化作家余秋雨去回溯历史,感悟史实,探索一下中国的一段历史和文化的奥秘!
2.余秋雨
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学者。他勇敢地走出书斋,走上了漫长的文化考察之旅,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在探寻中遴选,在遴选中观照,在观照中体悟,在体悟中传达,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遗迹,反思传统文化,构建宏阔的人文精神。
三.整体把握
1.听录音,把重要、生疏的词语标注读音,识记字形,掌握词义。
2、整体把握
A、用一个小标题概括每节内容。
②都江堰的水势
③对李冰父子的评价
④李冰父子的影响
B、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它是怎样高度颂扬这一奇迹的?对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又做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C、从文章的结构看,二、四节安排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明确。
本文通过描写都江堰来反思历史,反思文化,歌颂和赞扬李冰的精魂,进而传诵中华民族的文化精义——贴近苍生,造福百姓。
五、整体欣赏1、整体评说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国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销毁的悲哀,那么都江堰呢?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余秋雨在思考,余秋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表达,他给出了答案—一贴近苍生,造福万民。
2、内容简介
一、最激动人心的水利工程
二、都江堰的美丽
三、都江堰的建造者
四、贴近苍生的神
3.主题挖掘----筛选重要信息(重点之一)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第二部分:最训顺壮丽的景观;
第三部分:最冰清玉洁的纲领;
第四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课堂训练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呼啸汩汩庇护突兀雕塑修缮炫耀履历咆哮强悍浚理长锸玉玺衮衮繁衍充斥韬略濡养邈远
??? 2.探究本文的主题。
??? 本文的主题具有多义性。有对中国千年官场所形成的惯例激烈批评,有对务实、苦干、恤民、懂行的为官者人格魅力的褒扬,也有联系现实的感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探究都江堰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 2.分析李冰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
1、是不是贬低长城?
2、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3、从哪些方面对比?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开篇一句,起笔突兀峻急,评价热烈精警;不只引起人们迫切读完下文的渴念,其更大的巧妙在于有效地规范着作者的思想沿着思维的河床流淌,不动声色而又举重若轻地确立了《都江堰》一文整体的文路。对比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
中国历史上,作为体现深厚人文底蕴的重大工程,能够与都江堰比肩的也只有长城了。这是一个大家认同的事实,这却也是一个创造性地发现。端详起来,它们的可比性意如此之高、可比点如此之多,比较的结果如此出人意料。
比年代:秦始皇的长城比李冰的都江堰要晚几十年,“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比动机:“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比规模:“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比形象:“万里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却卑处一隅”,“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比气质:“长城摆出一幅老资格等待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