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上下周泉根教授编选.docVIP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上下周泉根教授编选.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上下周泉根教授编选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诵读文选 周泉根 初选 目录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诵读文选 1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上) 1 第一编 先 秦 1 第二编 两 汉 8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 11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下) 18 第四编 隋唐五代 18 第五编 宋辽金元 23 第六编 明 28 第七编 清 31 第八编 近代 36 中国文学美学思想文献诵读文选(上) 第一编 先 秦 ▲《尚书》 《尚书尧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周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善尽美说《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三表法?《墨子?非命上》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知言养气说:? ? ?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老庄 一、道与艺术本体 《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庄子.养生主》:技,进乎道。 二、无与虚实相生 《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老子》第一章:“有,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恒也。” 三、否定艺术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庄子·胠箧》:“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附录老庄的文明观: 《老子》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四、天地之美:自然大美 1、论希声无形不言之天地大美 《老子》第四十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齐物论》:“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2、论微末人为之伪美 《庄子·马蹄》“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