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

精彩阅读: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 中国有句俗语:“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可如今,许多家长硬是对自己的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常见的做法是总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别人孩子的优点攀比:孩子考了九十多分,硬是责怪怎么没考个满分;升学时考上区重点又叹惜怎么没考上市重点;考上大专羡慕别人考上本科;考上本科的又羡慕人家考上名牌……总之,如今中国的孩子一方面在享受家庭里应有尽有的物质宠爱,另一方面却必须承受来自父母和学校那没完没了的压力。这样的一种压力,对于子女的成材到底是利还是弊,我们的家长到底该如何为自己子女 的成材创造有利的家庭环境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第2期。   作者:李长春 慢抬绳子   有一次开完家长会,班主任留下了十几个家长。这些家长孩子的成绩均在省重点高中和市重点高中之间,也就是说紧一紧便有可能上去,松一松也就下来了。班主任让家长们制订个“帮教”计划,而且越详细越具体越好,最好能保证孩子下次月考成绩能前进多少名。   我也是其中一个。   班主任刚说完,家长们就纷纷表态。有的说,让孩子前进五名;有的说,让孩子前进十名……他们一个不服一个,谁也不想让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潜力做家长的教子无方。最后,竟像拍卖场似的,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让孩子前进二十名。望着这熙熙攘攘的场面,我突然想起了大跃进时期的一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父母们是否也认为:“家长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大潜”呢!   我忍不住悄悄问那位喊出“前进二十名”这个天文数字的家长,你是不是在统计局工作?他没听出我此话的含义,愣愣地看了我一眼之后说,不,我是一个单位的政工科长。我说,如此说来咱们还是半拉同行呢,我也是靠笔杆子吃饭的。老兄,恕我直言,你是不是写虚假材料写惯了?给孩子定这么高的目标,他会增加精神负担的。他说,你不知道,我那孩子可聪明了,就是贪玩,不给点儿压力他不“出油”。我说,压力太大弄不好就把他压趴下了。他自信地摇摇头,不会,绝对不会!我笑了,但愿如此。   该轮到我表态了,到底让孩子前进多少名我还是定不下来。定低了,觉得有些掉价;定高了,又怕起副作用。正犹疑着,几天前某刊物上的一篇文章浮现在了我的眼前。那篇文章的题目是《一只鲸的奇迹》。说的是一只8吨多重的鲸竟能跃出水面6米多高,并能为观众表演各种动作。有一次训练师透露了创造这一奇迹的奥妙:在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上,使鲸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鲸每通过一次它就会得到鱼吃,也会有人爱抚爱抚它跟它玩耍一会儿。当鲸的成功多于失败的时候,训练师便会把绳子提高一些。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得慢,否则,它就会因屡屡失败而丧失信心一蹶不振。   就这样,那条鲸从跃出水面几厘米开始,一下一下跳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训练师的成功,告诉我们两条经验:一是,给予鲸的是鼓励而不是压力;二是,不能急于求成,手中的绳子不要抬得太快太高。   低级动物的鲸如此,高级动物的人也不例外。   普天下的家长都望子成龙。然而,真正成龙的又有多少呢?这里,除了复杂多样的原因之外,是否也有一些家长因为手中的绳子没掌握好尺寸,而导致孩子灰心丧气永远跨不过“龙门”了!   班主任终于点到了我的名字。我几乎未加思索地说,让我的孩子从现在开始每次考试都前进三名吧!   我的话音刚落,屋里就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班主任老师也不解地问我,你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太低了?   我说,她要能达到这个标准,我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家,跟女儿一说,她却高兴得眉飞色舞,就前进三名啊,我能做到。   我说,不是一次,而是以后次次考试都这样。   她说,老爸你就放心吧,我保证没问题。   几个月后,女儿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看榜那天,我恰巧碰上了那位政工科长。我问他孩子考得怎么样?他沮丧地说,别提了,连市重点才勉强进去。也许你说得对,我给他定的目标太高了。   他的身后有个男孩在呜呜地哭。女儿悄悄告诉我,那就是他的儿子。 另一种奖励   上了初中后,女儿曾一度厌倦学习热衷追星,成绩直线下降。妻子心灰意冷,又是打又是骂,仍无济于事。我也非常苦恼万分焦急。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吃饭。席间,我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兴奋的神经。他便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就把女儿的情况说了。   他想了想说,孩子本身不努力,家长给她再大的压力,也不会收到好效果。你不妨换换思维方式,给她来个“另一种奖励”。   我说怎么个奖励法?   他说,别的家长不都是奖“优”吗,你就给她来个倒行逆施,奖“劣”。明确告诉她,成绩要是再下降到多少名就奖励她多少钱。   我惊得差点儿没从椅子上跳起来,喊道,你是不是喝多了?这么奖励她还不得考到“老末”去呀!   他摇了摇头,恰恰相反,不信你试试看!紧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叫冬的男孩的故事。   冬,现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