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社会学-02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的含义 1、我国典籍中的社会 社:①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②古代的一种乡村基层组织。 ③民间社团:诗社、茶社等。 会:集会、聚会,如“庙会” 社会:指民间的、有一定联系的人形成的社会活动形式。 2、社会学中的“社会” 拉丁语“so-cius”,意为伙伴。 英语“society”,近代形成,与“国家”概念相对,指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的生活形式。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最先将“society”译成汉字“社会”。 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沿用了这种译法,中文的“社会”一词才有了现代通用的涵义。 社会的含义: 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二、社会的类型 1、社会的性质(社会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1)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实在存在的实体。 代表人物:(法)孔德、(英)斯宾塞 (2)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每个个人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 代表人物:(德)韦伯——理解社会学    社会的类型 (1)宏观(以不同标准划分) 孔德的“三阶段论”:(以人类智慧的发展为标志) 神学 → 形而上学 → 科学 斯宾塞的“两阶段论”:(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主要依据) 军事社会(强制性) → 工业社会(自由性) 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以生产方式)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2)具体(三大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家族。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邻里、村落、社区、城镇。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经济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 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 一、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 1、人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 (1)人的基本的获取食物维持机体需要的能力。 (2)人体自我调节维持体内平衡等。 人的社会属性: (1)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2)人有能动性。 (3)人类有共同的生活模式。 2、人是社会行动者 社会行动者是指从事社会行动的人,即享有以文化和价值为基础,有目的、有意识活动的人。 主体性:人可以主动采取自认为合适的行为的特征,即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创造性。 客体性: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他人行为影响。 马斯洛:人类需要的层次理 二、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的含义 马克思:社会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角色理论:社会关系是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关系的类型 (1)按社会纽带划分: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2)按社会关系的性质划分: 结合关系(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关系、强制关系); 对立关系(反感关系、竞争关系、斗争关系、敌对关系); 统治关系(忠诚关系、依法关系、序列关系、隶属关系); 三、社会行动 1、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 社会关系体系 ≈ 社会行动体系 (形式) (内容) 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结构又是人类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 * * 社会学的主要目标—— 推进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 * 定义的归类 实证主义路线 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韦伯 不属于前两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 侧重个人及 其社会行动 其他 侧重社会及 社会现象 反实证主义路线 *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1、功能论(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建构的,社会的变迁应该缓慢且日渐进展。 适合分析稳定有序的社会系统,是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 * 显功能:公开陈述且刻意显现的功能 隐功能:不自觉且非刻意显现的功能 反功能:使社会体系崩溃或降低社会稳定性 * 2、冲突论(conflict perspective) 纽约一群艾滋病激进 主义者全裸上街抗议 华盛顿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 * 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受到冲突和竞争的影响,社会往往会经历革命性的变迁。 适合分析变动中的社会系统。 劳工关系 反种族主义 女权主义 * 3、互动论(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 他们又是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