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心理教育策略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家庭教育简称家教。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新问题、老问题,意识到的问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让家长感觉困难重重。 问题不大,非常现实, 问题虽小,非常关键。 10岁女孩编《斗妈大全》蹿红网络 家长触动最大 前言:这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写 “这是一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近日一本《斗妈大全》在微博和网络上迅速蹿红,令网友称奇的是,作者竟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稚嫩的笔触和配图让这本《斗妈大全》诙谐十足,二十余招“斗妈”招式令人忍俊不禁,不少网友看完都大呼“了不得!不得了!” 网友“佟钢镚儿”点评说,“华丽的画面,强大的制作班底,斥巨资打造的国际化新一代经典大作2011年末家庭女人斗争情感大戏《00后勇斗妈! 》敬请期待! ” 《斗妈大全》风靡网络 “‘这是一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独家放出《斗妈大全》。老妈们,你们准备好了没,开始接招吧! ” 记者看到,这本《斗妈大全》列举了各种软硬兼施的“高招”对付老妈,如: “装哭; 趴在你妈身上哭; 跑回自己屋; 唱着歌,比如‘妈妈是个小面瓜……’; 喊着离家出走,拿一些东西,跑到楼梯口,哭着跑下去(千万别跑得远); 你可以说:下次一定会好的!(先骗过这一次,下次再想办法)”…… 对待孩子无外乎四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想管不知道该怎么去管,该管的没有管或者管偏了,不用管的管多了,适得其反;四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在这十多年中,与学生、家长、老师的接触,让我有太多感受和体会,遂列举一二如下: ??? 家长最关心的事情:学习成绩? ??? 家长最爱说的又最没用的话:认真点,仔细点! ??? 家长最烦恼的事情:孩子不爱和家长说话,尤其不说实话,要说也是:没啥! ??? 学生最喜欢的事情:不费力气考百分(虽然其实不可能)? ??? 学生最讨厌的人:罗嗦、失信 ??? 学生最普遍的问题:上了十年学,还没有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 还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和现实。 家长永不要说的三句话 我没法,管不了这孩子 花点心思,耐心细致地引导 ,要成为孩子的解困者 ;轻言“我没法,管不了这孩子。”其实是一种不用心的教育,是一种责任的放弃。 我很忙,没时间顾及孩子 孩子永远是第一的,教育好孩子就是拥有最大的投资与财富。 我不懂,教不了孩子 家长最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网友:到处都在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对吗? 专家:长期以来,家长习惯于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奥数班,甚至剥夺了孩子接触大自然、自由游戏的时间,其出发点往往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识。实际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错误的。 首先,不能将广告语等同于孩子生长发展的规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广告商采用的一种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语言,是以“谋利”为目的,让家长为其经营的教育培训类项目买单。而孩子的生长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并建立在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不可拔苗助长。 其次,不宜以“输赢”为准绳来判断孩子的成长。有竞赛才有输赢,在早期教育中,孩子的成长不是输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发现儿童自身独具的潜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孩子的成长是由遗传、环境、教育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其中,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家长应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不宜以自己的判断取代孩子的感受。 第三,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不等于“输了人生”。输在起跑线上也许是件好事,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起跑线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耐心,是在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与自己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同步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2.doc VIP
- 教学大纲_特种设备安全技术.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结构加固方法介绍和选择.ppt VIP
- 【嘉世咨询-2025研报】2025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现状报告.pdf
- 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大桥河幸福河湖建设规划方案研究.docx VIP
- 《机械与特种设备安全》教学大纲.pdf VIP
- 2025广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直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2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