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范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性溃疡 一、进行本案例学习,学生应具备的背景知识 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学, 内科学,药理学 二、预期学习目标 1、胃酸的分泌及调节机制 2、胃粘膜的保护机制(细胞保护作用及胃粘膜屏障) 3、胃黏膜保护药物的作用靶点 4、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5、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6、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 7、失血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8、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原则 9、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与技巧 三、参考资料 1、房静远主编。《消化性溃疡》,科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建枝,殷莲华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第一幕 中上腹痛 2013年3月21日,阴天。 林女士,45岁,某中学教师。3年中上腹闷痛,范围约巴掌大小,进食后可缓解,排便无明显关系生活起居尚规律,无化学物质、放射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排黑便,头晕、心慌、出冷汗,未引起重视ml,感觉有点心慌、乏力,出冷汗,喝了半杯开水继续卧床休息。2小时前再次排黑色稀便1次,量约300ml,心慌出冷汗,、,院血常规示:RBC?3.04×1012/L HGB?93g/L,凝血全套大致正常扩容治疗急诊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大小约0.4*0.6cm大小溃疡,苔薄,表面 少量渗血,周围黏膜稍充血水肿,予内镜下综合治疗,无再渗血。内镜所见的食管-贲门-胃内均未见溃疡、占位和出血病灶。取幽门前区组织作快速尿素酶检查,结果显示阴性。 术后,林女士继续禁食、补液、制酸等治疗,未再出现黑便,血压、心率恢 复正常,并逐步恢复饮食,一周后,林女士康复出院,医生交代注意事项,出院带药,并嘱两周后复诊。 学习重点 胃黏膜屏障 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提示问题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什么是胃黏膜屏障? 消化性溃疡好发在哪些部位?为什么? 胃溃疡好发部位:胃窦小弯侧。但更准确是在小弯胃角附近。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球部前壁和后壁,前壁更多见。前壁多见穿孔,后壁多见出血。 还有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球部以后的部位)多见出血。胃的粘膜层里,大约有五百万个小腺体,在胃底扣胃体的胃底腺里,有三种细胞,有主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能分泌盐酸;有粘液细胞分泌粘液,胃底腺区又称为泌酸腺区。胃窦部粘膜是由粘液细胞组成的幽门腺,称为幽门腺区。泌酸腺区和幽门腺区,通常以角切迹为界,两者之间有宽约2厘米的“界带”,胃渍疡多位于幽门腺区漓“界带”1.5厘米之内的区域。因这个部位紧邻分泌酸和胃蛋白酶处,此处胃酸和酶浓度较高,比起其它部位更易长期受到更多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发生粘膜损害,形成溃疡。? 这两个腺区“交界带。是一个“接合部” (或称结合部),胃粘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氢离子(H’)容易从胃腔逆向胃粘膜弥散。 6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