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广州公行车管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广州公行车管理

浅论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 姓名:张俨 学号:20111103958 学院专业:政管学院行政管理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公共自行车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交通、锻炼身体。广州是较早开始发展公共自行车的城市,但是公共自行车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现状;问题;建议。 某个周末阳光明媚的早晨,坐地铁到越秀公园站,跨出D出口,羊城通潇洒地一刷,那辆橘黄色映着晨曦的坐骑,将暂时宣誓对你效以犬马之劳。你春风得意地徜徉在公园的花红柳绿、亭台楼阁,一路穿过花苑、华苑,直达锦园出口。此时疲惫的你想停下来换乘公交回家,却发现附近竟然没有一个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于是,只能绕了大半个公园回到以太广场出口,又噩梦般地把公园重新游览了一遍。尽管沿路风景依旧,但是两次的心情却恐怕会有云泥之别…… 这种并不少见的现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广州公共自行车的管理现状。 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的现状 目前,广州经营公共自行车的公司“三足鼎立”:国营的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民营的广东旭日公共单车租赁管理有限公司和“一卡通”公司(“广州大学城公共自行车”),其中第一家布点最多,拥有109个服务点,自行车也最多,达5000多辆;“旭日”公司约有40多个服务点;“一卡通”的业务主要在大学城范围,有18个服务点。 广州首批有18个公共租车服务点包括陶然庭院、华景新城公交总站、枫华苑、华景新城、东方新世界、省邮校、东晖花园、华建大厦、理想青年营、市113中学、天河公园北门A、信息港等。18个服务点,BRT沿线6个,周边小区12个,投入1000辆自行车试运行。 图1. 从覆盖面上来看,其租赁网点的规划以主要公共交通要道、枢纽站、地铁出口及商业街、居住区、机关、学校、医院等人流集中的区域为依托,逐步辐射形成网络。 对于倾向于廉价交通方式的居民来说,广州公共自行车无疑是一个福音:租用1小时内免费租用;1小时以上至2小时(含),收取1元租车服务费;2小时以上至3小时(含),收取2元租车服务费;超过3小时以上的时间,按每小时3元计费;24小时最高限价30元。 通过以上数据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分布选点还是运营收费的管理,广州政府大力建设公共自行的初衷是为了便民利民。更重要的一点是,自行车以其便捷、环保、健康的形象在城市环境维护上功不可没。而就在亚运前夕,市委书记张广宁高调宣称,广州要新增15000公共自行车,决心建低碳花园城市。 上有政府支持,下得群众民心,至此,众位看官可否就此下定论认为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实际效果是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呢? 诚如是,则篇首那位先生就要喊冤了。 事实上,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经营惨淡,处境尴尬,饱受社会上的诸多质疑声浪。 根据《关于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现状的调查报告》【注1】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状况并不容乐观。 图2 从数据的分析(如图2)中可以知道,接近的人是已经使用过公共自行车服务,其中大部分使用率为每天使用0~2次,表明广州市公共自行车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但每天使用1次或以上的只有20%左右,公共自行车服务还没有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世界上一些城市PBS使用效率【注2】 巴黎 里昂 巴塞罗那 香港 武汉 广州 平均每天借用次数 3.7 2.5 7.3 5 2.6 1 除此以外,公共自行车事业的发展前景也着实令人堪忧。据《羊城晚报》2011年06月21日报道,连续接到热心读者反映,称亚运后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有的设备已损坏,有的撤掉了。记者调查发现,广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并没有减少,但新的租赁点已暂停设置,而其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比起亚运前承诺的400个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试行办法》所提到的“使用全市统一的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和一卡通收费系统”以及“投入车辆能实现异地通租通还”等目标也未能全部实现。 相较于地铁和公交而言,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如此低的使用率,让公共自行车的“热脸”贴上了民众的“冷屁股”呢? 二、广州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营模式不合理,入不敷出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广州运营的三家公司当中,除了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外,其他两家公司都只姓“私”,不姓“公”,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以营利而非公益作为运营基础,追求经济利益。其经营模式是政府引导,由企业投资并管理。推广公共自行车在设点、用电、维护等工作环节需层层审批,使公共自行车运营遇到一些阻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效率。到目前为止,累积共投放1000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的成本为580 元,共计58 万元。场地建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