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第一章2-3节)范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一)波动性: λν= C (c = 3×10-8ms)   (二)粒子性: E= h·ν 或 E= h·c/λ (h = 6.63×10-34Js) (三)辐射的基本度量: 1、辐射通量(F):F=dQ/dt      单位:W 2、辐射通量密度(E):E=dQ/dt.ds  单位:W.m-2    辐出度:放射体表面所放出的辐射通量密度。 辐照度:辐射照到物体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 3、光通量密度(E1): E1 = dF1/ds   光照度(勒克斯):单位面积接收的光通量(流明)。 1lx =1 lm m-2   二、物体对辐射的吸收(absorb)、反射(reflect)和透射(trabsmiss) α+r+t=1 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具有选择性。 黑体 :α=1 灰体: α<1 三、辐射基本定律 辐射能(Wm-2.um-1) 300K 250K 200k 0 20 30 40 50 60 70um 35 28 21 14 7  三、辐射基本定律 (一)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     EBT = σT4   (σ=5.67×10-8W.m-2 K-4) (二)维恩位移定律:    λmax = C / T (C =2898μm..k.) (三)基尔霍夫定律: 当温度不变时,eλT /αλT = EλT 辐射能力强的物体吸收能力也强;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大于任何其他物体在同温度下的辐射能力。 第三节 太阳辐射及 其穿过大气层中的减弱       太阳表面温度6000K,中心温度达2×106 K,太阳时刻不停地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放射出巨大的辐射能。        一、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 6000K黑体辐射曲线 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曲线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曲线 (二)、太阳辐照度与太阳常数 1、太阳辐照度(Irradiance ):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量。用符号E表示。   2、太阳常数(Solar constant): 当日、地处于平均距离(1.5×108km)时,在大气上界测得的太阳辐照度为一个常数。取值为1367.69 W/m2.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一)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1、吸收作用(Absorption ) O2 、 O3:吸收紫外线,吸收量约占大气上界的2%。 CO2、H2O:吸收红外线,吸收量约占约占大气上界的6%。 云层的吸收作用:吸收量约占约占大气上界的14%。      2、散射作用(dispersion)  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只改变辐射方向,不改变辐射性质。 (1)分子散射:当散射质点直径小于入射辐射的波长时发生的散射,也称雷利散射。 雷利定律:分子散射具有选择性,散射强度与入射辐射波长λ4 成反比。 (2)粗粒(米)散射:当散射质点直径大于太阳辐射波长时发生的散射。 粗粒散射没有选择性     气体分子 尘埃、 云雾滴 思考: 为什么晴天的天空呈蔚蓝?阴天灰白? 通过散射作用, 使太阳辐射中蓝紫光还是红橙光的辐射能量减少? 日出、日落时为什么太阳是橘红色光盘? 3、反射作用(Reflex )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能将太阳辐射的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云层对各种波长几乎具有同等的反射能力。    全球平均,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约有31%因反射和散射返回宇宙空间,约有24%被大气直接吸收(平流层4%,对流层17%,云层3%),仅45%到达地面。    (二)、太阳辐射削弱的因素及规律 1、大气光学质量(m):太阳倾斜照射( P≠P。)时,太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路程。 m = P/ P。csc hθ﹥1   2、大气透明程度(大气透明系数):太阳辐射通过m个大气后的辐照度与透过前m-1个大气的辐照度比 Pm= Sm / Sm-1 对于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P不同。   3、减弱定律(Beer吸收定律):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的太阳辐照度,随大气透明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大气质量增加而减小。 Sm=S0 Pm Sm :通过m个大气后光线垂直面上的太阳辐照度。 S0 :大气上界的太阳辐照度(近似太阳常数)。 P :大气平均透明系数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