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C-6324 高精度模出接口卡技术说明书
1. 概述:
PC-6324高精度模出接口卡适用于配置有EISA(PC-AT)总线标准的PC系列微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CPU从目前广泛使用的64位处理器直到早期的16位处理器均可适用,操作系统可选用经典的MS-DOS,目前流行的 Windows 系列,高稳定性的Unix等多种操作系统以及专业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LabVIEW 等软件环境。在硬件的安装上也非常简单,使用时只需将接口卡插入机内任何一个ISA总线插槽中,信号电缆从机箱外部直接接入。配合本所研制生产的光电隔离型模入接口卡和I/O接口卡,可完成恶劣环境下工业现场系统的过程测控。
本接口卡采用16位D/A器件,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输出控制的实验室或工业过程控制系统。PC-6324高精度模出接口卡具有安装使用简便,编程操作容易的特点。用户可根据控制对象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输出量程。
2. 主要技术指标:
2.1 模拟输出通道数:4路 (互相独立,可同时或分别输出)
2.2 模拟输出信号范围:(标*为出厂标准状态)
0~5V;0~10V(*);±5V;±10V
2.3 输出阻抗:≤2Ω
2.4 D/A转换器件:AD669
2.5 D/A转换分辨率:16位
2.6 D/A转换输出码制: 二进制原码(单极性输出方式时)*
二进制偏移码(双极性输出方式时)
2.7 D/A转换建立时间:约10μS ( 0.01% FSR )
2.8 D/A转换综合误差:≤0.01% FSR
2.9 输出负载能力:≤ 5mA/每路。
2.10 数字量输入输出部分:DI:8路/DO:8路;TTL电平
2.11 电源功耗: 5V(±10%)≤500mA
2.12 使用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10℃~40℃
相对湿度:40%~80% RH
存贮温度:-55℃~+85℃
2.13 外型尺寸:(不含档板及超出档板部分)
长×高=200.7mm×106.7mm ( 7.9英寸 ×4.2英寸)
3. 工作原理:
PC-6324 高精度模出接口卡主要由控制逻辑电路、数模转换电路、输出驱动电路及DC/DC电源电路等部分组成。
3.1 接口控制逻辑电路用来产生与各种操作有关的控制信号。
3.2 数模转换电路由AD669数模转换器件和高精度基准源、跨接选择器及上电清零电路组成。本卡上的4路D/A转换电路可以同时或分别输出相同或不同的模拟量值,且一直保持到下次转换之前。依靠改变跨接套的连接方式,可分别选择不同的电压输出方式。
3.3 输出驱动电路由OP-77高精度运放组成跟随器电路,以防止输出信号短接对数模转换电路的破坏性影响。
3.4 电源电路由一块DC/DC直流变换模块及相关的滤波元件组成。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为±15V,以提供数模转换电路需要的工作电压。
4. 安装及使用注意:
4.1 安装:
本卡的安装十分简便,只要将主机机壳打开,在关电情况下,将本卡插入主机的任何一个空余扩展槽中,再将档板固定螺丝压紧即可。
4.2 禁止带电插拔本接口卡。设置接口卡开关,跨接套和安装连接信号引出线均应在关电情况下进行。
4.3 本卡跨接选择器较多,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设置操作。输出信号端在使用中应避免对地短路。
4.4 本卡的数据操作均采用字方式进行,即一次性写入或读出16位数据。使用中需注意软件环境应能支持字操作模式。
4.5 由于本卡为高精度模拟量输出,为减少信号干扰,外接引线时最好使用屏蔽线,同时,各组模拟量输出应与相应地线成组使用。
4.6 为保证安全及采集精度,应确保系统地线(计算机及外接仪器机壳)接地良好。特别是使用双端输入方式时,为防止外界较大的共模干扰,应注意对信号线进行屏蔽处理。
4.7 对外供电端应注意加以保护,严禁短路,否则将造成主机电源损坏,使用中应特别小心。
5. 使用与操作:
5.1 主要可调整元件位置见图1。
图1 主要可调整元件位置图
5.2 输出插座接口定义:输出插座接口定义见表1。
表1 输出插座CZ1接口定义表
插座引脚号 信号定义 插座引脚号 信号定义 1 DA1 14 GND1 2 DA2 15 GND2 3 DA3 16 GND3 4 DA4 17 GND4 5 DI0 18 DI1 6 DI2 19 DI3 7 DI4 20 DI5 8 DI6 21 DI7 9 DO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MATLAB软件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应用.doc
- 优·Maya教程:利用MtoA的AOV输出透明物体的AO通道.doc
- 优·MCGS之构造实时数据库.doc
- 优·Mcs1800操作手册.doc
- 优·ME_学号_姓名_2答案.doc
- 优·MIS-Ch5-pdf.ppt
- 优·ML08Al钢种冶炼工艺路线确定.doc
- 优·MRSI_C2遥感电磁辐射基础.ppt
- 优·MSR语音特性.ppt
- 优·MTT高效能经理人工作坊.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