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国外教育史第九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习的中重点: 1、西欧和文艺复兴的学前教育的特点 2、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的思想 3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3.1 欧洲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3.1.1 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性恶论 鼓吹人生来性恶,要想净化灵魂,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应当从幼年起就抑止儿童嘻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 预成论 预成论否定儿童与成人差异,否认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3.1.2 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 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 目的:培养合格的基督徒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家庭熏陶、参加社会活动、欣赏音乐 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宫廷学校:为王宫贵族服务,主要学习“七艺”(文法、修辞学、辨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早期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出生至7岁培养体格道德;7岁至14岁培养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14至21岁侍奉领主 3.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3.2.1 人文主义的特征及教育观念的转变 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伟大,实现人的尊严,强调个性解放 主张教育应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 反对“性恶论”,强调教育的关怀、培养作用,关注儿童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强调体育和游戏的意义,强调环境影响,提倡启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 3.2.2 伊拉斯莫斯论儿童教育 简介 伊拉斯莫斯(D.Erasmus,1469-1526),北欧著名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著有《愚人颂》、《基督教君主的教育》、《论童蒙的自由教育》 3.2.2 伊拉斯莫斯论儿童教育 伊拉斯莫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性善论”,目的是培养“善良”的人 教育的作用及环境的重要性 自然(儿童的禀赋)、教导、练习 早期教育的意义、儿童观及教育方法 儿童好模仿,儿童不是小大人,注重儿童个体差异,提倡直观教具教学,推行基督教和人文主义的结合 3.2.3 蒙田论儿童教育思想 简介 蒙田(Montaigne,1533-1592年),法国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中译本名《蒙田随笔》) 3.2.3 蒙田论儿童教育思想 蒙田的儿童教育思想 目的:养成完美的判断力 教学观点 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 反对死记硬背 主义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注重于练习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 3.2.4 康帕内拉论儿童教育 简介 康帕内拉(Campanella,Tommaso,1568-1639年)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意大利思想家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代表作《太阳城》 学前教育思想 提倡优生与胎教 婴幼儿的养育和教育 儿童公育思想 4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4.1 简介 夸美纽斯(Johamn Amos Comenius,1952-1670年),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先后到波兰、英国、匈牙利和瑞典从事教育改革。主要作品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和《世界图解》,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 4.2 论教育的作用和主导原则 教育的作用 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 教育能使人们擅于使用自然力,能扫除愚昧和贫困,能使生活得到富足和幸福 反对儿童“智力迟钝说” 教育的主导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自然界的秩序,他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秩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的教育也应遵循这一法则。 4.3 论学前教育 4.3.1 儿童观及学前教育的意义 儿童是“上帝的种子”,是“一面镜子”,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4.3.2 母育学校的性质、意义和任务 家庭就是“母育学校”,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儿童又必然会成为国家的未来。父母应培养儿童德智体,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让儿童获得关于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将来入校学习做好准备。 4.3.3 母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用书 教育内容 胎教:情绪控制和饮食习惯 体育:合理的生活制度 德育:日常习惯和待人接物 智育:播撒一切种子于儿童 父母教育指导书及教材 《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 4.3.4 论幼儿的游戏及玩具 活动及游戏 原则:“凡是儿童喜欢玩的东西,只要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那么久应该让他们去玩而得到满足,而不因该阻止他们,因为儿童不活动比起不得闲,对身心两方面的损害更多” 好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运用和磨练思想;练习四肢五官趋于灵活 玩具 劳动准备说:用仿制工具代替劳动工具给孩子使用,既练习了技能,也散发了多余能量。 4.3.5 论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 《母育学校》 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准 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 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