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態保護及特有生物保育 一、生態平衡 二、生態失衡原因的分析 三、生態保育的意義和目的 四、生態保育的範圍、重點與推展 五、認識福壽螺 六、認識赤腹松鼠 七、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生態之影響 八、我們可做到的生態保育做法 九、如何全民參與野生動物保育 十、結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一、生態平衡 二、生態失衡原因的分析 地球生態體系,如同運行於宇宙的生命太空船。由數千萬物種,歷經數千萬年演變組成的生命太空船。人類和一些物種,是生命太空船的乘客。許許多多物種,是組合這艘太空船的零件。 物種持續的滅絕,如同太空船的零件持續的遺失。於「關鍵閥值」之下,地球生態體系可自我修護。當接近「關鍵閥值」時,地球生態體系將會有激烈的反應。當超越過時,則將會崩解。 Fig. 5. DDT gets praise from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June 30, 1947, issue of Time. 三、生態保育的意義和目的 Part IV 生態保育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 保守、保留 生態保育 = 生活環境體系的保全 生態主張: 保育策略 (conservation strategy) 可持續文明的 3 E 項原則: Ecological integrity (conservation) Economic efficiency (經濟效率) Equity (公平)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ICDP) 四、生態保育的範圍、重點與推展 台灣是自然美麗之島,生物的自然避難地。土地面積雖然小,但因擁有高山(山脈) 而擁有地球各種生命的縮影。氣候型涵蓋:熱帶、亞熱帶、溫帶、至寒帶;且擁有豐盛的淡水資源。 歷經數千萬年,孕育數千萬種的地球生態體系,多元多樣,且複雜,人類對其了解非常的有限。不確定性與爭議,必然存在。 面對不確定性,特別是對可能肇致公害的舉動,我們必要採取「禁漏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為可持續的未來,必要落實「生態主張」於事業、工業,以及生活上。 多元多樣的生物 目前生活於台灣的動物,學術界已知的 哺乳類有100多種, 鳥類有450多種, 爬虫類(蛇、蜥蜴、烏龜)約有100多種, 兩生類約有30多種, 淡水魚類150多種、 海水魚類2,500至3,000種, 蝴蝶近400種、 昆虫總共有13,000多種。 特有種哺乳類有5種,鳥類有14種,蜥蜴類有11種,兩棲類有8種,淡水魚類約有20種、蝴蝶約有50種。 五、認識福壽螺 福壽螺小檔案 福壽螺的防治方法 六、認識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檔案 赤腹松鼠的危害特性 赤腹松鼠討論 七、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生態之影響 攜手合作的世界 八、我們可做到的生態保育做法 九、如何全民參與野生動物保育 十、結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多元文化和諧的理想世界 一、不隨意引進外來的動、植物。 二、不隨意濫殺獵食野生動物。 三、不隨意將野生動物當作寵物來養。 四、不隨意進行放生的行為。 五、資源開發避免對生物生態造成破壞。 六、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生物也生存在這塊土地上 ,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並與人類和平共處。 一、不飼養不適宜的動物。 二、建立吃野生動物破壞國家形象之觀念。 三、建立放生動物將破壞生態環境之觀念。 四、勇於檢舉不法。 五、正確的保育資訊與觀念之獲得。 * 當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彼此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生態系統的這種狀態稱為生態系統的平衡,簡稱「生態平衡」 。 在這個平衡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構成完整的營養結構,這就是食物鏈。 生態系統失衡的原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一、內在因素是生態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 是生態系統演替的主要動因。 二、外在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一)自然因素如海陸變遷、火山噴發、氣候演變、雷擊火 燒、風沙肆虐、山崩海嘯、蟲、鼠災害、外地動植物侵 入等。 (二)人為因素如砍伐森林、開墾草地、捕撈魚蝦、狩獵動 物、撒藥施肥等。 生態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讓每種生物生存下來,不是為保育而保育,而是為人類留下極重要的遺傳物質(或基因),這是提供未來人類永續生存的資源。 生態保育是用人類的智慧將地球上的生物保存下來,尤其是對稀有瀕臨滅絕的生物更加以培育,以維持生物多樣性,並達到生態平衡。 保育與開發並不相悖,如果經過合理的策劃,兩者甚至可以相輔相成。保育並非對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