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荒漠化的防治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
[课标解读]:
主题名词:荒漠化
目的名词:原因
限定词:人为 自然
外显动词:分析
(包含知识点):
荒漠化概念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补充)
(能力要求):
说出荒漠化概念,表现;
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因素;
读某区域图(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景观图)说出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资料分析
[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西北地区文字、图片资料说出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
2、阅读西北地区景观图及位置地形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3、通过案例资料分析得出气候异常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4、通过小组探究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教学重点]:荒漠化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1、已有知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必修2环境问题
2、已有能力:能分析简单案例,阅读资料,搜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的处理]:
1、P18 活动,以练习形式出现
2、P19 阅读,插入学生活动资料
3、P21活动,整理为案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拓展
4、网上搜集过度放牧、过渡樵采、过渡开垦资料,供小组学生讨论分析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练习根据你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过渡
读“中国荒漠化景观图”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荒漠化问题波及到全球大约9亿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亿公顷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而且还在扩大中。而我国则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 气候干旱——基本条件
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论:气候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2、气候异常——加剧作用
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结论: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练习]:把下列反映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填到合适的位置,正确表示他们的相互作用关系。(P18活动)
过渡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景观。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过程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分组探究阅读资料和教材分析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过渡樵采
挖发菜毁了内蒙古两亿多亩草原
内蒙古草原18%的面积因挖发菜遭到了严重破坏,对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专家呼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据了解,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证实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1987年以来,来自宁夏等地的农民多达一百九十多万人次进入内蒙古草原挖发菜,涉及的草场面积约为二亿二千万亩,遍布内蒙古中西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等12个旗。发菜之战致使0.6亿亩草场完全破坏、基本沙化,1.9亿亩草场遭到严重破坏,已占内蒙古草原原面积的18%,尚有相当部分正处在沙化过程中。由于草场面积急剧减少,剩余草场超载放牧,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破坏。内蒙古为此每年损失近三十亿元,整个环境经济损失达百亿元。
环境科学专家认为,保护内蒙古草原就是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就是为首都创造一流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生态环境没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国务院组织下,相关省区应协同作战,共同治理。北京要付出一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数学秋季开学第一课(北师大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第1讲 我爱你中国(第一课时)美丽中国是我家(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pptx VIP
- 大学毕业论文_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财务风险的重要性how important is financial risk.doc VIP
-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1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docx VIP
- 民警进幼儿园安全讲课.ppt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5导游服务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基础 龚娟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ppt VIP
- 沙田柚种植技术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DBJ52_T103-2021:模块化箱式房屋安装及验收技术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