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學名家邹守益
理学名家邹守益
明代中叶,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有一邹氏名门望族,在江南极负盛名,四代中就中了七名进士,一名解元,五名举人,一名贡元,真可谓人才辈出。其中正德年间的邹守益更是名重一时,他是深受学者推崇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邹守益(公元1491-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以理学气节自命。17岁时,中江西乡试。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参加会试,当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为同考官,见邹守益考卷非凡,便将他拔为第一(会元),参加廷试又名列进士第三(探花),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任职仅一年,便辞职回乡,专心研究程朱理学,但对二程、朱栗的“格物致知”久思不得其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王守仁在赣州任地方宫,邹守益前往渴见,两人反复辩论“良知”之学。邹守益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学说以及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心领神会,极表赞同,使过去存在的疑虑一扫而空。他恍然大悟地说:“道在是矣!”于是拜王守仁为师,潜心钻研阳明理学。王守仁对邹守益的刻励精进大加赞赏,他赠诗给邹守益说:“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只恨相见太晚。邹守益从此成为王守仁的高足弟子与畏友,并开始在赣州讲学。 嘉靖初(公元1522年),朝延起用邹守益。守益路过浙江,又会见了王守仁,相论问学一个多月。王守仁恋恋不舍,学生问其故,王守仁答道:“曾子有所谓有若元,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二月,朝廷爆发了争论世宗本生父尊号的事件,史称“大礼议”。邹守益刚正不阿,大胆上疏力谏,并指出世宗的行为违背礼教古训,要求世宗纠正错误,信用忠臣。世宗大怒,下诏狱严刑拷打,并贬为广德州判官。 在广德,邹守益以教化治郡,撤销不在祀典的祠庙,建复初书院,延请王守仁高足弟子玉良和其他学者来讲学,并作《谕俗礼要》在百姓中宣讲。当时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贺对邹守益在广德务以教化为重的治理方式很是钦佩。 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邹守益在从政之余回到安福,与三舍刘邦采等在安福的王门弟子联系建立讲会惜阴会。讲会隔月举行,每次五天。安福和吉安等地的同道闻风赶至,甚至象钱德洪、王镜等王门高足也专程从浙中赶来。惜阴会的建立,为江右王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王守仁听说惜阴会建立,特作《惜阴说》予以高度的评价: “同志之在安成者,闲月为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笃矣。……知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邹守益升为南京礼部郎中,广德州的士民为颂扬他的政绩,立生祠以纪念。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王守仁去世,守益哀伤万分。为继承王守仁遗志,守益与湛若水、吕楠、钱德洪、王钱、薛侃等论学,讲会不息,并在杭州建立天真书院,集同仁讲学,传播王学。 嘉靖十兰年(公元1534年),邹守益回到家乡传经讲学。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倡导在家乡兴利除弊。他对县内编修县志、族谱,重刻厘弊军册等盛事热情支持并作序,主要有《安福丛录序》,《安福粮总录序》、《安福三刻县志总序》、《安福重刻厘弊军册序》、《遗爱集序》等。他崇尚忠义正直,疾恨邪恶奸诈,他作《李忠文公祠碑》以纪念李时勉,作《刘忠憨公祀典碑》以纪念刘球,大力张扬正气。他还与刘邦采、刘文敏、刘子和等人创建复古、复真和连山诸书院,并作《重修学宫记》、《创建复古书院记》、《重修儒学记》以叙其事。他酷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每当闲遐之时,他便游览县内的风景名胜,并多有唱咏。蚓《游武功上西石屋山》、《集云庵》、《谈道石》、《游机心潭至龙潭》、《同讷溪罗念庵刘三五游九峰》、《石屋山》、《游天台山》、《马迹石》、《过三峰》、《归自武功至瀑水岩》等,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清新瑰丽的诗作。 为了传播王学,邹守益还利用县内书院,为四乡会讲授阳明理学精髓。春秋两季则合五郡出青原为大会,郡邑乡大夫都前往参加。这是继惜阴会后,江西又一个闻名中国的学术盛会,来自江西乃至全国的王门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探讨学问。在邹守益等人的努力下,青原山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邹守益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次年为司经局洗马,充经笼宫,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不久又改任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执掌南京审林院。这期间邹守益都是任文官,没多少实权,原因是他刚正不阿,敢言直谏,为朝廷所顾忌,所以敬而远之。在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后,邹守益一上任就着手整顿学风,严格学校管理,激励学生专心向学。后又因犯颜直谏被贬滴归乡。 回到安福,邹守益更“以觉人垂后为己任”,每月的初一、十五召聚门生讲习于明伦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