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电力电容器的补偿作用 电能质量产品通常在2~3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1.电力电容器的作用 六、电力电容器的补偿作用 2.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用电设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电路的功率因数由负载中包含的电阻与电抗的相对大小决定。纯电阻负载cosφ=1;纯电抗负载cosφ=0;一般负载的cosφ在0~1之间,而且多为感性负载。 例如常用的交流电动机便是一个感性负载,满载时功率因数为0.7~0.9,而空载或轻载时功率因数较低。 功率因数过低,会使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与电压损失增加。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六、电力电容器的补偿作用 例 1 某供电变压器额定电压Ue=220V,额定电流Ie=100 A,视在功率S=22kVA。 现变压器对一批功率为P=4kW cosφ=0.6 的电动机供电,问变压器能对几台电动机供电?若cosφ 提高到 0.9,问变压器又能对几台电动机供电? 解 当cosφ=0.6 时,每台电动机取用的电流为 可供电动机的台数为 Ie/I=100/17.5≈5.7,即可给5台电动机供电。 若 cosφ =0.9,每台电动机取用的电流为 则可供电动机的台数为Ie/I′=100/8.5=8 台。 可见, 当功率因数提高后,每台电动机取用的电流变小,变压器可供电的电机台数增加,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六、电力电容器的补偿作用 例 2 某厂供电变压器至发电厂之间输电线的电阻是5Ω,发电厂以10kV的电压输送500kW的功率。当cosφ=0.6 时,问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是多大?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 每年可节约多少电? 当cosφ =0.6时,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 当cosφ =0.9时,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 六、电力电容器的补偿作用 一年共有 365×24=8760 小时,当cosφ从0.6提高到0.9后,节约的电能为 W=(P损-P′损)×8760=(34.5-15.5)×8760≈166440kW·h 即每年可节约用电16.6万度。 从以上两例可见,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充分利用供电设备的容量,而且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注意:我国有关规程规定,高压供电的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其它工厂不得低于0.85。当功率因数低于0.7时,电业局不予供电。 七、电力电容器的发展阶段及方向 1.低压电容器的发展阶段 低压电容器的演变可以归结为如下四个时期: (1)50~60年代,称为第一代低压电容器,其结构采用油浸式电容器纸作为介质,电容元件为扁平元件,液体介质采用矿物油(含有PCB有毒物质)等,产品体积大、有功损耗达到0.2%~0.5%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为BW系列。 (2)70年代,随着金属化膜替代电容器纸的应用,电容器元件由扁平式改为圆形结构,由于具有自愈性能,产品的场强大大提高,使产品体积大大缩小,为BW系列的40%左右,液体介质也大部分采用矿物油或树脂,有功损耗在0.12%左右,我国国内型号主要为BZMJ系列。 七、电力电容器的发展阶段及方向 (3)80年代,欧洲各电容器厂家已推出圆柱型结构的称为第三代的MKP低压电容器,其元件采用6μm左右的金属化膜,内充天然油或树脂密封于铝壳中,使体积更加减小,有功损耗降到0.3W/kVar。由于时间与发展的限制,目前国内生产的低压电容器,均是从80年代初约7~8年间从国外引进的,属于第二代产品。如无锡、锦州、桂林和南京等地电容器厂分别从日本SHIZUKI、比利时ASEA、意大利ARCOTRONICS和意大利ICAR引进了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其产品结构为方形或椭圆形,一般使用8μm金属化膜,统计使用寿命平均在2~6年左右。 七、电力电容器的发展阶段及方向 (4)随着电容器向小型化、无油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四代最新充气型低压电容器(GMKP),采用5~6μm金属化膜填充SF6或N2气体,内置独特的安全型保护装置,其关键特点是实现了介质的革命,实现了电介质的气体化。继在德国FRANKE GMKP与SIEMENS之后,在2000年初德国汉诺威电气展上,又有VISHAY、ELECTRONICON等公司推出展品,施耐德总部Power Factor Correction部技术主管Denis Gour先生也认为:“未来低压电容器的发展只有向气体化的方向发展,气体化能带来更小型化与环保化的进步。” 八、低压充气式电力电容器(GMKP) 1.GMKP的结构与关键工艺 GMKP元件一般采用5~6μm金属化膜,以缩小体积,其元件直径最大120mm,目前一 般电容器厂家(包括中国)大多数采用意大利Arcotronics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