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太平天国运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课堂检测)课件(共张PPT)
4.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A 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A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 * 第11课太平天国运运动 1.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 2.理解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3、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164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1851—1864年) 上述歌曲和这一民谣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呢? /edu/ppt/ppt_notInterrupt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dec29aaf508f0099b1c815 《浩浩乾坤》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洪秀全早期经历 1814年:生于广东花县,家境贫寒。幸得族人相助,7岁入私塾读书。 1828年:14岁,赴广州应试落第。 1836年:22岁,应试再落第,收到基督小册子《劝世良言》,未读,藏之。 1837年:第三次落第;沮丧返家;大病,产生幻觉:见上帝和耶稣;始读《劝世良言》 1843年:29岁,第四次落第,创拜上帝教。 “吾乃人王”——洪秀全何许人也?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阶级矛盾的激化 3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 4 理论基础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总结: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 列强侵略 战争赔款 自然灾害 战前 战后 * 1851.1 1851.9 1853.3 1856 1864.6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由盛转衰)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天朝田亩制度》 2.太平天国发展过程示意图 1859 《资政新篇》 1858 保卫战 1856年在鄱阳湖被太平军打败的曾国藩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起,魂梦屡惊” 然而,这个天国不太平 太平天国玉玺 天王的宝座 韦昌辉 杨秀清 天王 石达开 转折---天京变乱 ----- 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 曾国藩湘军 李鸿章淮军 左宗棠楚军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天京保卫战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1853年颁布 1859年颁布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1)《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核心内容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思想? (2)体现了农民什么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能否得到农民的欢迎?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土地分配原则 产品分配原则 土地分配原则 (1)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平均主义。 (2)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3)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绝对平均主义)。 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 (1)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4)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情况 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