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0届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①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②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③,鞫④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取材于明·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
注:①觇(chān)卒:密探。觇,窥视。 ②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设置的鼓。 ③三法司: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④鞫(jū):审讯。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 怙:依仗
B.遂击登闻鼓以进 进:举荐
C.而往往造妙 造:达到
D.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 就:就职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
凡是违逆门达的人,门打就唆使密探暗中罗织他们的罪名
B.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
等到皇上回朝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酬谢他的辛劳,大家都称赞
C.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 [来源:学科网]
杨埙竟然照直陈述,所说的都处于自己的想法,这在李贤没有料想到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
人们也不敢只把他当作一个有才艺的人看待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衣卫门达怙宠骄横,为打击异己网罗他们的罪名,造成许多冤狱,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
B.杨埙有勇有谋,袁彬蒙冤之际他挺身而出,又运用策略揭穿了门达企图陷害李贤的阴谋。
C.明英宗去世之后,杨埙揭发检举了门达的罪行,使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袁彬也官复旧职。
D.杨埙天资聪颖,跟随父亲学习泥金画漆的技艺,在继承中有创新,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6.B 7.A 8.C 9.C
北京市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A. 强之以为山 B. 以及于斧斤之
斧斤以时人山林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 然予之爱之 D. 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不幸的是因为大风拔起了它
B.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远离斧砍刀削
C.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我看到中间的峰,魁梧奇伟,傲然蹲坐
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的两座峰倾服似的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来源:学科网]
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
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
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与“敬”,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
10.文中描写二峰“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请写出这句话的意思,并从下面三位古人中任选一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陶渊明 李白 苏轼
[参考答案]
6.D(薪:名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