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前nbsp;nbsp;nbsp; 言nbsp;
《周书》卷16《赵贵等传》“史臣”曰:“关中全百二之险,周室定三分之业,……”[1]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66《天下再三分》条中从三分之局对“周室定三分之业”加以发挥:梁中大通六年(534年)魏别东西,天下三分,至陈太建九年(577年)周灭齐,为南北。“周之兴稍后于齐,其篡皆在梁末,亦稍后,灭齐后三四年而亡。齐与周几几乎若同起同灭者,彼时天下实有鼎足之势。邵尧夫云:隋,晋之弟(子?)也[2]。愚谓,陈、齐、周亦亚魏、蜀、吴。《周书·赵贵等传》史臣曰:‘周室定三分之业’,信哉!”[3]
周灭之前,中国已为南北对峙,而王氏以周之灭与鼎足之势有关,其意不能详知。大概是以杨隋篡周统,得利于北齐已灭,南朝又弱,威胁不大,得以大胆行篡统之事,故如此说。如果这个分析不误,那么,可以认为王氏极有眼力。但是,王氏没有言及“周室定三分之业”的一个重大契机即侯景之乱对西魏北周杨隋的重大意义,使人感到不足。实际上,西魏能够由三国中最为贫弱的国家,一跃而为三国中最具优势的国家,与侯景之乱有极大关系。西魏乘侯景之乱取得大片梁土,使版图几乎扩展一倍,经济实力得以增强,战略地位得以提高,外交环境得以改善,政治制度得以改革。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周绝难灭齐,隋绝难灭陈。
与王氏不同,陈寅恪先生则从“关中本位政策”解释西魏的崛起和北周并吞高齐的原因[4],这也涉及了“周室定三分之业”的内容,极具启发意义。但这一政策不过是“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从而能够“内安反侧,外御强邻”[5]。因此,这政策只能使西魏北周成为一个富于战斗力和稳定性的国家,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东西魏分立后,虽然东魏明显强于西魏,二国连年战争,但东魏并不能灭西魏;不能说仅靠实行此政策就能使西魏北周强于其东南二敌,因为大统十三年以前,西魏毕竟人口少,资源乏,根本不能和它的东南二敌相比。西魏由弱变强实是在宇文泰未死,西魏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未至矛盾不可调和之际,能够乘侯景乱梁之机而取大片梁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实为机会使然。所以,在我看来,对西魏北周终能强于其东南二敌的原因,还可以再作讨论。
关于侯景之乱,国内外学界作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仁智互见,但都不同程度地帮助我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不过,总的说来,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因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些有待深入的层面上,许多历史因果还未能说得很清楚,难以让人信服。这是不足。这不足有三个方面:
(一)学界往往注意侯景乱梁,而对侯景乱东魏较少留意。这影响着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因为从公元534年(东魏天平元年、梁中大通六年)开始到577年(北齐武平元年、北周建德六年、陈太建九年)结束的三国鼎峙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34年到547年(东魏武定五年、西魏大统十三年、梁太清元年)。这是北方二国即西魏东魏战争,南朝萧梁多静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二国战争,实际上是北魏末年大乱引起的战争的延伸和继续。第二阶段,从547年到557年(北齐天保八年、北周闵帝元年、明帝元年、陈永定元年)。这是因侯景乱东魏后三国自身及其相互关系剧烈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使东魏高氏代元氏而建北齐,使萧梁灭亡而陈朝继起,而最具意义的,则是使西魏由最为贫弱的国家一跃而为最具优势的国家,宇文氏也终能废元氏而建北周,北周承继西魏的优势继续发展。第三阶段,从557年到577年。这是三国——陈、齐、周——关系相对和缓的阶段。和缓的标志是:首先,三国之间虽有战争,但几乎都是在既定疆界内发生和结束的,没有造成三国疆域的大变动,而且战争也不频繁了。其次,三国之间频繁地通使。但是,在此阶段,三国都仍在各自寻找机会,所以,和缓的表面之下有着更微妙的争斗的暗流。终于陈得周怂恿、默许而取淮南(即江淮之地),继之,周灭北齐并逐陈人出淮南,历史又回复到南北对峙状态。但这与534年以前的南北对峙根本不同了。因为534年以前的南北对峙,是有均势存在的,而在577年以后的南北对峙,已经全无均势可言,北绝对地强于南。如果说陈、齐、周鼎峙时,南朝还有改变其恶劣处境的某种可能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在577年后,这种可能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北并南的趋势已经完全不可逆转了。所以,从宏观上注意侯景乱东魏,有着很大意义,这不仅因为侯景乱东魏与侯景乱梁有一定因果关系,而且因为侯景乱东魏是对534年后形成的三国鼎峙格局的第一次带有根本性的破坏和冲击,是促使三国关系发生新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开端。
(二)学界对侯景乱梁,往往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去寻找原因,较少关注侯景乱梁与北方政局的关系。实际上,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2024《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PPT课件.pptx VIP
- 加油站环保管理制度范文(4篇).pdf VIP
-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模板).docx VIP
- 中小学生防电信诈骗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子商务技能赛卷网店直播赛卷2-3C数码.docx VIP
- 最新《孔子的故事》阅读理解(有答案).docx VIP
-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pdf VIP
- 2019版 人音版 高中音乐 必修2 歌唱 上篇《第五单元 天长地久》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docx
- 生产车间的引起闪爆危险的物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