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與孔門《詩》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棠》與孔門《詩》教.

《甘棠》與孔門《詩》教. nbsp;一nbsp;nbsp; nbsp;《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最近出版,其《孔子詩論》中頗多論及《詩·召南·甘棠》,先列出相關文句竹簡的釋文:nbsp;nbsp; 上博編號第10號簡:“《關雎》之媐[1],《樛木》之時,《漢廣》之智,《鵲巢》之歸,《甘棠》之報[2],《綠衣》之思,《燕燕》之情,害(曷)?[3]曰:重[4]而皆賢[5]於其初者也。《關雎》以色喻於禮……。”nbsp;nbsp; 上博編號第15號簡:“……及其人,敬愛其樹,其保厚矣。《甘棠》之愛,以邵公……。”nbsp;nbsp; 上博編號第16號簡:“……邵公也。《綠衣》之憂,思古人也。《燕燕》之情,以其獨也。(下略)”nbsp;nbsp; 上博編號第24號簡:“(上略)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爲,惡其人者亦然。……”nbsp;nbsp; 其他上博《孔子詩論》簡中實際上也提到了《甘棠》。上博編號第13號簡,筆者以爲還是以下接第15號簡爲妥[6]。馬承源先生2000年8月在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展出竹書圖版時本來就是將現在的13號簡放在14號簡的位置並下接15號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的彩色圖版第一頁至今還保留著賽克勒博物館展出竹簡圖版的原貌,與其後的放大圖版和考釋正文的次序不符。)目前接13號簡的14號簡釋文為:“兩矣,其四章則喻以……矣。以琴瑟之悅,擬[7]好色之願[8],以鐘鼓之樂……”,顯然是關於《關雎》的評論,與第13號簡不可接。nbsp;nbsp; 由上博編號第10號簡可知,這一組詩論所論詩的編序依次爲《關雎》、《樛木》、《漢廣》、《鵲巢》、《甘棠》、《綠衣》、《燕燕》,驗之其他各簡反復論及相關各詩的片斷,均按此順序論述。上博編號第13號簡釋文:“……可得,不攻[9]不可能,不亦智極[10]乎?《鵲巢》出以百輛,不亦有儷[11]。甘……”根據總論七詩之第10號簡,《鵲巢》之前是《漢廣》,之後是《甘棠》,第13號簡《鵲巢》之前句言“智”,輿“《漢廣》之智”合,所論正是《漢廣》;《鵲巢》之後句又以“甘”起首,而第15簡内容全部是講《甘棠》,所以第13號簡最後一字“甘”下或即可補出已缺的“棠”字,上博釋文編號的第13、第15簡確爲連續的二支簡。nbsp;nbsp; 理出與《甘棠》相關的文句:nbsp;nbsp; 1.“《甘棠》之報10”nbsp;nbsp; 2.“《甘[棠]》13……及其人,敬愛其樹,其報厚矣。《甘棠》之愛,以邵公15……”nbsp;nbsp; 3.“……邵公也16”nbsp;nbsp; 4.“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爲,惡其人者亦然24”nbsp;nbsp; 上海博物館所藏戰國竹書《孔子詩論》中出現如此之多關於《甘棠》之解說,其說又確可與傳承文獻互相印證,使我們有可能通過對細緻的分析比較而加深對孔子《詩》說與孔門《詩》教的認識。nbsp;nbsp;nbsp; 二nbsp;nbsp; 《詩·召南·甘棠》:nbsp;nbsp;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nbsp;nbsp;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nbsp;nbsp;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nbsp;nbsp; 這首詩表現了周人思念召公,愛其甘棠的主題。傳稱召公愛民,而於甘棠之下聽訟。百姓感懷召公之政,見甘棠之樹而不伐,並歌詠作《甘棠》之詩。孔子論《甘棠》,有“保”一字之評(第10號簡)。“保”,馬承源先生釋為“褒”,以爲是“美召伯”。“美召伯”思想可溯源於《小序》,但細讀《孔子詩論》,可知孔子《詩》說與《小序》相差很大。而且如果“保”釋為“褒”,第15號簡“及其人,敬愛其樹,其褒厚矣”就很難解釋。所以,“保”當釋為“報”,知恩圖報之意。新发现的孔子《诗》说帮助我们明确了《甘棠》“报”的主题。nbsp;nbsp; 其實《甘棠》言“報”,孔子《詩》説之前通常就作此理解。《左傳#8226;襄十四年》傅士鞅曰:“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左傳#8226;昭二年》季武子“遂賦《甘棠》”,韓宣子曰:“起不堪也,無以及召公。”又,《左傳·定公九年》:“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謂子然於是不忠。苟有可以加於國家者,棄其邪可也。《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棄其人。《詩》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無以勸能矣。”nbsp;nbsp; 漢代傳《詩》,有毛、魯、齊、韓四家。毛詩獨存,三家詩亡,韓詩則有《韓詩外傳》存。幸清人陳壽祺、陳喬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