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梯田探讨
中国梯田的探讨
梯田是坡地水土保持工程重要措施之一,它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水、土生态环境,有利于耕作,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这一水土保持措施历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梯田是坡地整治中一个较为普遍、通用述语与专有词。因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各异,它有不同的叫法。据考证,四川、湖南等省称为土旁田,粤北和赣东称为排田,古书中也有称为田曾田、雷鸣田、山田和岩田等(1)之称。
一、梯田刍形与发展
(一)阪田
在《诗经·小雅·正月》中有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诗句(2),其中阪田系指山坡地上的田。它的出现早于写作该诗的西周幽王六年前后,即早于公元前776年,说明在约3000年前在坡地有了阪田,它是梯田的刍形。
唐代《艺文类聚》中记载有东汉时周燮结庐于畔,下有阪田,说明住在山腰,阪田、池塘在山脚下的美丽的画面。
南宋《陈农书》(成书于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中说……若高田,视其地势,高水所会归之处,量其所用,而凿为陂塘,约十亩田,即损二三亩以潴畜水。春夏之交,雨水时至,高大其堤,深阔其之,俾宽于足以有容。堤之上,疏植桑柘,可以系牛;牛得凉荫而遂性;堤得牛践而坚实;桑得肥水而沃美;旱得决水以灌溉;潦即不致於弥漫而害稼。高田旱稻,自种至收,不过五六月,其间旱干,不过灌溉四五次,此可力致其常稔也。(3)这种高田是阪田的延续发展。而且与塘相结合的阪田建设,为高田的建设积累了技术储备,使坡地的建设为梯田工程提供了技术借鉴。
在这个时期,福建山区呈现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朱行中知泉州,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之诗,盖纪实也(4);又有:一岭复一岭,一巅复一巅,步丘皆为穑,掌地也成田。线行山腰路,针穿石眼泉。(5),还有梁先家说:闽山多于田,人率危耕侧种,塍级满山,宛若缪篆,而水泉自来,迂绝崖谷,轮吸筒游,忽至其所。(6)说明了南方山坡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限度的开发,其利用方式也是最优方案。
(二)畲田
畲田是向山坡要地一种粗放农业利用方式,它在原始土地利用上,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加剧了山坡地的水土流失。
畲田,南宋范成大说: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则一再斫烧,始可艺。(7),由此可见它是一种较原始的山坡地资源的一种利用开发方式,也反映了山坡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及其特点。在唐代中期以后,有关畲田记载多,反映了当时人口增加,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向山坡地挺进。
李白:自选幽谷开山田(8)。
杜甫:瓦十传神悟,畲田费火耕。(9)
烧榛种田也,荆楚多畲田,先纵火火气炉,候径雨下种,历三岁,土脉竭,不可复树艺。但生草木,复火气旁山。刘禹锡的《畲田行》中说: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下种暖灰中,乘阳坼芽蘖,苍仑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10)
白居易:漠漠浇畲烟(11)
温庭筠: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旱田。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12)
李商隐: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冥传深谷声。(13)
由以上诗文不仅看出唐代在一些地域畲田种植状况,它是一种伐林毁草,以烧尽灰为肥料的旱作农业,而且也应看到畲田发展的壮观景象是以破坏山区林草植被,破坏山区土地资源为代价的,严重引起水土流失。但是在唐代畲田的发展与农业种植,对我国南方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及南宋时期的梯田的正式命名及水土保持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可以说畲田是我国南方山区农业生产的前奏,也是山区层层梯田出现的序幕。
(三)梯田专有述语的出现
南宋时期是我国梯田大发展的时期,梯田的专门述语出现在专门论述中。南宋·叶延王圭说:果州合川(今四川合川)等无平田,农人于山垅起伏间为防、潴雨水,用植粳糯,谓之磴田,俗为雷鸣田,盖言待雷雨而有水也,戌州(今宜宾)亦有之。(14)说明在我国西南磴田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南宋·范成大(公元1172年)说: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缘山腹乔松磴之危,岭陂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此种梯田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15)。指出了梯田在山坡资源利用的地形部位。可以从山麓到危巅之间,筑成梯阶式。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即现在的石坎梯田。它是我国梯田发展的必然,以专门述语出现在书藉中,它是把山坡地改造成为梯田,保土保水保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四)梯田规划建设进一步展
1.元代:2.王祯是元代的农学家,著有《王祯农书》,它成书约在皇庆二年(公元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